|
|||||||||
常州市商务局2011年度20项重点工作 | |||||||||
一、加强综合调研,强化政策引领 1、加强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分析。 2、加强对宏观政策、法规的研究。 3、加强对周边城市商务政策及先进经验的研究。 4、围绕重点工作和专题工作,加强对基层和企业的调研,发现问题、分析不足,提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引导和指导全市商务工作。 5、制定《常州市开放型经济工作转型升级实施意见》和《加快常州市商贸流通工作的实施意见》,引领全市商务工作发展,体现新时期商务工作新思路和新作为。
1、全市外贸进出口额增长15%以上,其中出口增长10%以上。 三、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建设 1、继续做好贸易促进工作,重点推动品牌企业、特色产业基地企业参展。 四、全面完成全年的外资任务和外资结构优化 1、生产性服务业到帐外资占服务业30%。 五、提升开发区建设发展水平 1、进一步提升开发区对全市开放型经济贡献度,确保开发区外资增长高于全市平均增幅。 六、组织境内外重大招商活动 1、全年组织境内外招商活动7场,组织邀请参会客商3000名以上,帮助辖市区组织推进15场境内外专题招商活动。获取有效项目信息80条以上,争取落户项目10个以上。 七、加快推进“走出去”步伐 1、完成设立40家境外投资企业和机构,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增长30%,5000万美元以上境外投资项目2个,外经营业额保持增长。 八、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1、服务外包合同额、执行额,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执行额分别增长30%。 九、提升常州港口岸服务水平,保障口岸物流畅通 1、会同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建立完善对锚地的运营管理制度;配合新北区进一步完善录安洲港区口岸联检大楼后勤保障功能。 十、推进“常州机场对外开放” 1、协调抓好机场口岸查验设施建设。 十一、深化“放心肉”体系建设,提升生猪屠宰综合监管效能 1、调整市级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规划。 十二、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探索研究建立商务综合执法队伍;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程序制度;建立12312举报投诉体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十三、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 1、坚持“源头控种植、加工控质量、批发控流向、零售控准入”的总体要求,以屠宰、批发、零售、消费及“产销对接”核心企业追溯子系统为支撑,实现肉类蔬菜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构建信息可靠、运行高效、责任明确、操作简便的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 十四、城乡市场体系建设 1、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构建现代农村流通网络。力争至2011年底农家店乡镇覆盖率达100%,行政村覆盖率达95%以上。 十五、“十二五”商业网点规划编制 1、通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合理配置商业网点资源,促进全市商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十六、菜市场改造与管理 1、继续做好新开工项目和续建结转项目的推进工作。全年确保完成4家菜市场提升改造。 十七、成品油市场管理 1、确保全市成品油市场供应,全年供应成品油135万吨。 十八、加强市场预警监测确保市场健康发展 1、 认真做好商务部商务预报、信息泵统计工作;零售市场信息采样工作;黄金周、应急时期信息日报工作。 十九、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商务整体形象 1、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全局人员修养和素质,提升商务局整体形象面貌,确保在全市机关作风建设综合考评中保持前10位,确保全局无一例重大违纪、违规行为,确保我方过错“零投诉”。 二十、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提升行政服务水平 1、积极主动适应内外贸融合,加快内部整合贯通,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建立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行政服务“绿色通道”机制,最大程度提升行政效能,打造群众满意的服务型机关。确保进市行政服务中心的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度达到87%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