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警民互动 >> 媒体聚焦 >> 内容
常州日报: “双十一”买买买,要当心骗骗骗——4类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多发
发布日期:2017-11-09   来源:公安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双十一”网购狂欢临近,多家网络电商平台陆续开展“抢红包、付定金”等促销活动,大大刺激了网友的消费欲望。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蠢蠢欲动。昨天,我市警方发布警示,提醒“双十一”前后是通讯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期,大家在忙着买买买时,一定要谨防上当受骗。

警方介绍,针对“双十一”的诈骗主要有4种类型——

1、以“快递爆仓、订单延迟、缺货断货”为名诈骗买家。犯罪嫌疑人会编造上述理由,称受害人的订单需要退款、或换一种支付方式,诱骗买家通过扫二维码、直接支付宝转账、微信转账的方式付款,或是登录钓鱼网站输入银行卡号、密码、手机验证码等转账。

典型案例:去年11月13日,市民张某在家中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为淘宝客服,称他购买的物品订单被卡单了,需要他办理退款手续。张某信以为真,点击对方发来的一条网址链接,填上了自己的银行卡账户、密码及身份证号码,至次日0时30分许,他卡里的3000余元现金被骗子转走。

2、以“兼职刷信誉”为名诈骗求职者。近期,此类诈骗手段的案值比以往增大,犯罪分子以完成多重任务、查不到订单需重新刷等各种理由骗受害人多次付款。

典型案例:10月23日,市民王某收到一短消息,称可以提供刷单兼职,互加好友后,对方向王某发布3单共9次任务,又以订单冻结等理由骗他通过京东商城微信支付、微信充值卡、支付宝支付等共转账49笔,损失54000余元。

3、以“误操作为代理商”为由诈骗会员。此类手段近期出现多发,骗子冒充电商平台客服或银行工作人员,以对受害人账户误操作成代理商、需配合银行为由骗受害人汇款转账。

典型案例:10月14日,市民李某接到电话,对方称是京东商城工作人员,不小心将他的会员信息在京东商城操作成为代理商,每月要通过银联扣取代理费用。李某当即要求取消代理商业务,骗子于是冒充银行工作人员骗取他的信任后,要求他通过手机银行转账、现金汇款,李某损失12万余元。

4、以“网店押金”为名诈骗卖家。针对网店新手卖家,犯罪嫌疑人冒充网站客服与受害人联系,称其新开店铺需缴纳押金、保证金等,取得受害人信任后要求受害人登录钓鱼网站或是直接汇款。

典型案例:去年11月8日,市民赵某想开网店,自称是淘宝客服的骗子称可以帮他办理业务,需先交押金,后赵某通过支付宝扫二维码支付给对方1000元。之后,骗子又称还需交“假一赔三”服务项目费,赵某这才发现上当受骗。

警方提醒,骗子实施诈骗万变不离其宗,其目的就是要让受害人转账、汇款。因此,对主动联系的陌生人的转账申请,一定要特别留心。

首先要注意支付安全,如果在网购时突然发生不能交易的问题,最好先中断支付,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核实后再操作。对于支付宝、微信直接对个人账号转账,扫二维码付款、手机银行或网络银行转账“验资”、点击对方发送的网络链接付款一定要慎之又慎,大多数情况下骗子都是通过以上方法绕过平台支付的途径来实施诈骗犯罪。

二要注意甄别卖家。交易时要通过电商平台提供的联系平台跟卖家进行沟通,保存好聊天记录,不要轻易听信对方更换为用QQ、微信等方式联系,不要点击对方发来的网址链接。

三要保护好自己的网银。网银或支付宝里最好不要存太多钱,设置的密码级别要高,银行卡密码、手机收到的验证码信息不要告诉任何人,一旦发现被骗要立即报案,保留网络聊天记录和图片,便于警方收集线索。

四是网购大宗商品要谨慎。一定要事先到实体店详细了解,网购过程中要看清楚条款,如型号、交付时间、相关责任义务等。

 
 
主办单位:常州市公安局 苏040200000028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龙锦路1588号 邮编:213022 联系电话:0519-86620200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65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