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 市 管 理 动 态
第9期
( 总97期 )
常 州 市 城 市 管理 局
常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常州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 2008年6月2日
倾听市民呼声 排解百姓难题
——朱笑冰局长等领导走进“政风热线”直播室
为了进一步倾听人民群众呼声,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搭建政府与群众沟通的平台,5月26日至30日,朱笑冰局长与副局长陈建伟、郑恒勋、吴建荣、陈清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走进由市政府办公室、市纠风办、市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主办的“政风热线”直播室,就市民关心的城管话题与百姓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借助这次“政风热线”节目,紧紧围绕涉及今年我市“经济、民生、环境”方面重点突破30项工作中由我局组织实施的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数字化、城市主要道路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公共厕所优化布局改造提升3项重点工作的推进落实情况,以及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等专题接听市民热线电话,倾听市民呼声,为民排忧解难。
针对市民所反映的20余个问题分析,主要有三大类问题:一是部分新村入口处、街巷里弄摊贩云集,道路拥挤,影响交通;二是部分自然村小区内存在违法建设现象,群众反响较大;三是市区夜排档占道经营现象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卫生。为此,我局高度重视,专门组织督查组,会同相关管理部门抓落实。基本做到当天上午反映的热点问题,下午就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查勘、落实责任、限期整改,第二天通过直播节目平台向广大听众反馈处理情况,从而使拨打热线的听众及时得到满意的答复。能现场解决的决不拖延,立即落实整改,如:听众反映清潭市场周围西瓜摊疏导点占据了盲道问题,钟楼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钟楼区城管行政执法大队立即会同永红街道城管科相关人员进行了现场勘察,发现清潭市场对面两处西瓜摊疏导点设置离盲道较近,确实影响行人通行,经现场与摊主协商,确定将其摊位向后移2米,并于当天全部整改到位。同时,以点带面,对全区设置的西瓜摊疏导点进一步规范标准,加强管理;针对市民反映文在桥的景观灯不亮问题,市灯光建设管理办公室立即派人现场查勘,发现主要是因偷盗现象严重,造成景观灯不亮,己责成维修单位立即修复,落实防盗措施,加大巡察力度,确保亮灯率。不能当场解决的综合性问题,落实措施逐步解决,如:听众反映兰陵临时菜场占道设摊,工人新村北小区道路被小贩占据道路,影响通行问题。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督察科立即会同天宁区城管执法大队、兰陵街道城管科相关人员到达现场,制定整治任务,目前,兰陵城管执法中队已对此路段进行了集中整治。为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兰陵街道城管科、执法中队制定了长效管理措施:一是决定每天早晨7:00开始,在此路段上定人定岗,加强路段及周边环境的市容管理。二是街道、中队组织力量加强此路段的巡查力度。三是视情况组织人员进行集中管理。
朱笑冰局长在直播结束前还介绍了今年城管重点工作,即:继续深化“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改革,确保以区为主、属地管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继续指导各区积极推进环卫体制改革,完成为民办实事公厕改造一期建设;建立和运行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数字化系统,完善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机制,巩固长效综合管理成果;开展城市主要道路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形象良好的城管行政执法队伍。
通过与广大市民真诚的交流和沟通,取得了他们的谅解和支持,广大听众在节目播出中也纷纷打来热线电话,对全市城管系统“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给予了肯定和赞扬。
(局宣)
我市开始对城市高架两侧进行环境综合整治
市高架道路是贯通我市南北交通的重要道路,对两侧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对提升我市形象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该项目作为“市容环境整治”工程的一个子项目,已被列入今年“经济、民生、环境”方面重点突破的30项重点工作。朱晓敏副市长还专门召集武进、新北、钟楼区及市规划、城管、建设等部门领导,就高架路两侧整治的原则、范围、标准、责任、分工、时间进度等方面均做了明确指示和要求。
整个工程由市城管局具体负责牵头、协调并进行督查,确保安全、文明施工,由市规划局负责进行规划方案设计,由各区及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整治。相关部门如市建设局主要负责上下匝道及重要节点周边绿化种植,市国土局主要负责收储地块周边环境整治等。
据悉,今年的整治实施范围及内容是:原则上对城市高架道路两侧各200米可视范围实施综合整治。局部视现场情况可适当扩展、延伸整治范围。主要对两侧民房、厂房及其它建筑外立面进行粉刷出新,屋顶进行整修,或采用油漆等方式出新;对自然村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标准、要求,拆除相应违法建筑、清理垃圾杂物、取缔废品收购站(点)、严禁乱堆乱放等。另外,采取种植速生树种、苗木等多种形式进行绿化、美化;对一些重要道路节点、上下匝道及道路两侧进行绿化种植;对两侧广告、店招进行清理整治,局部区域采取大型广告遮挡,同时制定系统的高架两侧广告设置方案,严禁乱设广告以影响两侧景观;对一些收储但尚未出让及开发的地块,采取绿化种植等形式进行环境美化,同时加快地块的收储、出让及开发的推进力度,以带动周边环境的美化。
目前,整个工程正在进行紧张的设计、工程量调查、施工现场勘察等前期准备工作,预计6月10日前工程可全面组织施工进场。
(局市容处 潘放)
新北区景观道路整治工程有序推进
依据市政府《关于开展“优化城市道路环境、提升常州对外形象”行动的实施意见》精神,新北区今年城市主要道路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已于4月中旬通过区环保评估和立项批复。根据要求,临街店面招牌改造项目、楼宇照明工程、临街建筑立面整治项目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卷帘门透景改造采取费用补贴、统一制作方式。临街店面招牌改造项目现已完成招标工作,4家单位中标,投入资金1000万元,与卷帘门透景改造项目同步进行。预计6月初进场施工;卷帘门透景改造项目由具备资质的制作公司与业主签订制按协议后进行改造;景观照明工程招标确定2家施工单位,6月初进入设计施工阶段;临街建筑立面改造工程招标确定1家施工单位,资金量60万元,6月上旬进场施工。
(新北区管建局)
公共厕所改造提升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我市2008年中心城区公共厕所“优化布局、改造提升”工作到目前为止进展情况如下:
我局负责实施新建8座公厕,3座移动公厕,天宁、钟楼、戚墅堰三区改造108座公厕,改造三区街道公厕180座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市发改局批复同意。
已有298座公共厕所进行了施工图审查,其中148座通过审查。
钟楼10个标段,天宁4个标段、戚墅堰1个标段已完成资格预审。三座示范公厕改造主体完工,进入内外装饰阶段。
武进区8座新建公厕中已完成四座,15座改造公厕已开工。
园林局实施改造10座公厕施工图已经初审,正按初审意见修改设计。
水利局实施的四座新建公厕已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将在北塘河绿化方案通过审定后组织实施。
(市环卫处 梁敏)
天宁区积极抓好夏季环卫工作
连日来,天宁区针对夏季垃圾多、气温高、发酵快和运输难度大等情况,本着提前准备,尽早落实的原则,一手抓机械设备的维修,一手抓操作质量、运输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全力以赴做好夏季环卫工作。
今年入夏以来,由于我市各种瓜果和蚕豆、茭白等带皮带壳的商品的迅猛上市,城区垃圾也与日俱增。目前全区的垃圾日产量已达300吨以上。为此,天宁区认真部署:一是狠抓大街保洁质量,对全区的大街清扫,在落实了定人、定时,定质量和包日产日清责任制的基础上,区城管局和环卫处还按照国家建设部关于“四素二通一洁”的标准指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对局前街和博爱路等市区的主要大街,都实行了由环卫对道路,人行道和绿化带实行一体化清扫的办法,实行了每天16小时的保洁制度。二是提高运输质量。由于城区到夹山垃圾填埋场路途遥远,沿路车辆拥挤,区环卫处一面在广大驾驶员中开展学理论,学技术和技术练兵活动,提高了驾驶员的技术水平,一面在工人中开展了以比质量、比服务为内容的劳动竞赛,服务和操作质量都有了提高。三是对机械设备都提前落实了检修。区环卫处提前组织力量,对全处的26辆环卫运输车和14座机械化垃圾中转站的机械设备都提前作了检修,使运输车辆的出车率和中转站机械设备的完好率都有了保证。在此基础上,为了防止夏季高温季节城区垃圾出现堆积和公厕堵塞满溢等特殊情况的发生,环卫处还组织了专门的人员和车辆,组成夏季环卫应急队伍,对外公布了应急电话。区城管局和环卫处还坚持了对环卫工人工作的天天查制度。广大“美容师”也都发扬了不怕苦,不怕脏的精神,起早贪黑积极工作,使全区的大街清扫率和垃圾日产日清率都一直保持在100%。
(天宁区城管局 陆耀法)
简讯
5月15日,局市容管理处组织相关部门及处室人员,对各辖市、区申报创建道路进行了复评。复评结果表明,除市中心区主要道路因公交BRT建设及拆迁等原因暂不申报外,各辖市、区领导相当重视省示范路的创建工作,对检查组初评提出的问题进行高位协调,认真整改。经过检查组严格考核打分,今年共有四条道路被评为常州市市容管理示范路:金坛市的东门大街(西)、横街东路;溧阳市的燕山中路;新北区的通江中路(黄河路-太湖路)。这四条道路同时将被推荐申报为江苏省市容管理示范路。
(局市容处 潘放)
5月27日,郑州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学习考察团一行8人,在孟志超副局长带领下,来我市专题考察城管工作,并就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创新城管体制;强化城管考核,建立城管长效机制;抓好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加强作风建设,打造群众满意的执法队伍等与我局相关部门人员进行了交流,还实地察看了我市新北区城管行政执法大队的队伍建设情况。
(局宣)
5月29日,苏州市城管局一行约50人,在周满林副局长带领下,专程来我市考察城管工作,并就创新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方式方法、强化对市、区、街道落实城管责任检查考核上的主要做法进行了交流,还参观了我市市容,实地察看了横兴路垃圾转运站、红梅公园等地。
(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