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江苏省、常州市有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规定进行编制。本年报中相关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本年报电子版可在常州市政府网站及常州市气象局网站上下载。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常州市气象局办公室联系(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太湖西路120号;邮编:213022;联系电话:0519-89806558;传真:0519-89806558)。
一、概述
2018年,为认真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省、市政府相关文件要求,我局继续围绕增强气象工作透明度,强化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局长任组长,局机关各处室、局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局办公室具体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和发布。同时在局各类重要会议上,强调加强气象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应公开的业务信息。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布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认真做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提出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根据《常州市气象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确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内容、方式和程序,进一步推进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加强回应社会关切、公开平台建设等工作,不断增强政府信息公开的质量和实效。
二、主动公开情况
本着简便可行、便于群众知情和监督的总体原则,常州市气象局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形式,通过常州市政府网站、常州市气象局网站、气象官方微博及微信、电视、广播、报纸等方式,2018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6952条。其中,常州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发布编有索引号的主动公开信息24条、其他动态类信息19条;气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5598条;气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1206条;常州日报、晚报等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105条。信息公开平台发布文件纸质文件移交率100%。
完善办事厅服务目录、依据、流程等信息,及时更新办事指南。制定《常州市气象局事中事后监管信息公开实施办法(试行)》,利用“江苏省防雷安全管理平台”,开展防雷安全“双随机”执法检查,及时上传公示执法信息。全年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65次,提出整改意见16份。
三、回应解读情况
2018年围绕市民普遍关心的天气情况,全年共组织举办新闻发布会3场,举办1次在线访谈,进行2次政策解读,接待媒体采访105次。对市民关心的天气热点,接受媒体采访,发布权威信息,发表多篇头条文章,如“梅菇凉和台风有个约会,去去就来”等。参加常州电视台微访谈节目2次,就市民关心的春运天气和夏季高温进行了解答和科普宣传;参加3.23手机台直播,进行智慧气象的解读和宣传。
四、依申请公开情况
我局高度重视依申请公开工作。建立了依申请公开的受理、办理和答复机制,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需要,可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气象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2018年共受理依申请公开1件,其中网上申请件1件,按规定时间予以回复。
五、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
2018年,我局涉及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数均为零。
六、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未收取政府信息公开费用(因此也不存在减免费用)。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实践中,主要存在着信息公开的手段和方式还不够丰富,信息公开工作的机制还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2019年我局将进一步增强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责任意识,为此,将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一是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加强对辖市、区气象局及直属单位的指导,做好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持续业务培训工作,切实做好信息的更新维护和规范化管理,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长效运行。
二是紧紧围绕广大市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相关政府信息公开的力度,加强政策解读,使公众充分了解、支持气象工作。
三是丰富信息公开手段,建立多样化的公开形式。积极尝试搭建信息公开的新平台,努力探索政府信息公开的新途径。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及形式,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文字及图片,进一步增强网站信息公开亲和力、吸引力,同时加大新媒体信息公开的力度。
常州市气象局
2019年2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