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特公布。
第一部分:工作情况概述
2008年,人民银行常州市中心支行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的关心指导下,在中心支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健全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抓认识、抓基础、抓机制、抓实效,促进了全行政务公开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是抓思想保障。中心支行党委切实将政务公开作为推进依法行政、树立良好基层央行形象的重要任务列入中心支行重要工作议程,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组织,充分利用全行开展集中学习和各科室科务会学习时机,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条例》和政务公开相关政策文件,组织社会信息化保密常识答题活动,签署“保密承诺”,督促全行员工充分认识政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是抓基础保障。中心支行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市政府、市保密局举办的政务公开系列业务培训,并通过下发文件、召开会议、督促检查等形式加大全行政务公开推进力度。同时,积极夯实政务公开的制度基础:一方面较好的完成了《中国人民银行常州市中心支行政务公开指南》和《中国人民银行常州市中心支行政务信息公开目录》的编制工作,对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以及监督途径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另一方面圆满完成了《中国人民银行常州市中心支行政务公开实施办法》和《中国人民银行常州市中心支行政务主动公开制度(试行)》等制度的制定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政务公开的组织管理、程序内容和检查监督等方面内容。
三是抓机制保障。首先,成立了由中心支行一把手行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强化管理,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办公室组织协调、监察室监督检查、其他领导小组成员共同配合的大格局。其次,建立了政务公开联络员机制,各部门明确一名政务公开联络员,通过不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及时贯彻上级行、中心支行政务公开要求。最后,严格保密审查机制,推行《中国人民银行常州市中心支行保密审查单》,落实“四步审查法”,以程序规范确保政务公开信息保密审查的万无一失。
四是抓实效体现。为稳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确保政务公开取得实效,年内,中心支行结合依法行政检查,先后对辖内各支行和相关业务科室政务公开内容、效果等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同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通过公布机关“行风建设”投诉电话,开辟网上征询专栏,向金融机构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行风建设监督员会议等形式,广泛听取外部监督渠道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部分: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是有效整合内部载体。中心支行将《保密法》、《条例》等内容在内联网上公布,要求全行干部职工认真阅读与学习,并在内联网上开辟“政务公开”专栏,定期交流政务公开学习和工作心得,努力增强全行干部职工政务公开意识,不断提高员工学习贯彻《条例》、推进政务公开的自觉性。
二是拓展对外宣传渠道。一方面依托“中国·常州”政府门户网站、营业大厅触摸屏等平台对外公开中心支行机构职能、行政许可项目、适合对外公开的履职业务信息等内容,保证公众对基层央行依法行政的知情权。另一方面紧密结合基层央行履职实际,通过地方媒体、宣传活动、培训班等形式,积极、主动宣传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如中心支行行领导和外汇管理部门负责人走进常州新闻台《政风热线》节目,就听众关心的新《外汇管理条例》内容及有关政策法规作了详细解读,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按照上级行部署,开展了以“五个一”为重点的政务公开宣传月活动,并利用“6·14”政务公开集中宣传日,专题宣传人民银行职责、政务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流程等内容。此外,为积极支持地方经济金融发展,贯彻常州市委、市政府“服务企业关爱有加、支持企业克难求进”的要求,中心支行利用《常州日报》、《扬子晚报》和《金融时报》等平面媒体,及时、主动发布《人行常州中支“六字法” 促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立足外汇管理“五项”服务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有关支持企业克难求进的金融服务举措,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赞扬。
三是建设“一站式服务”平台。2008年,我中心支行为便利企业与市民,将贷款卡发放核准、银行账户开户许可证核发、外汇进出口收付汇核销等行政许可对外服务窗口整合并迁入营业大厅,并制作行政许可业务办理指南供公众查阅。同时,落实“首办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行政问责制”等四项机制,积极构建中心支行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工作“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三部分:依申请公开、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08年,暂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向我中心支行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要求。
第四部分: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2008年,我中心支行暂无收到企业、社会团体、其他组织和个人向我中心支行提出的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等。
第五部分: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减免情况
2008年,我中心支行无行政收费项目。
第六部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情况
2008年,我中心支行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政务公开工作作为一项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工程,仍面临着诸如公开内容欠全面,事后公开多于事前、事中公开,重简单公开轻及时反馈等问题。对此,我中心支行下阶段将从以下三方面加以着力改进。
一是夯实政务公开基础。首先,完善培训计划,将政务公开作为全行年度培训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分层次抓好各级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基本规范、政务信息目录知识等方面的培训,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和普通员工政务公开意识。其次,健全组织机构,以“各司其责、相互协作、共同推进”为原则,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进一步明确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专职工作人员职责。第三,提升工作效能,以合理适度为原则,根据政务公开的不同内容,采取多种公开形式,最大限度地保证员工、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适时延伸政务公开领域。最后,重视依申请公开工作,不因辖内暂未收到政务公开申请而掉以轻心,积极做好相关准备,随时启动依申请公开审核程序。
二是构筑政务公开合力。在巩固和完善政务公开日常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中心支行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强化领导小组成员的责任意识,增强各单位、各部门员工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自觉性;进一步发挥政务公开联络员作用,协助部门负责人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确保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形成政务公开工作合力,充分发挥政务公开的整体效能;
三是创新政务公开方式。为确保社会公众能便捷、全面、及时地获取相关信息,中心支行将按照全面、经济、实用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在规范和加强政务公开载体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拓宽公开渠道,丰富公开载体。按照市政府统一要求,逐步实行行政职权网上公开,真正把政务公开工作建成为促进人民银行依法行政、规范和改善人民银行金融服务、提升基层央行公信力的“民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