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3日在常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戴士福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就全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安排意见书面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14年计划执行情况
过去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深化改革释放经济活力,强化创新增强发展动力,调整结构推进转型升级,扎实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稳步推进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经济社会保持稳定发展态势,较好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
(一)年度主要计划指标完成情况
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左右;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3.88亿元,比上年增长6.11%;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左右;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87亿美元,其中出口2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实际利用外资31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66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7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3%左右、10.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减排预计完成目标。


2014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的同时,我市在结构调整、重大项目、改革开放、生态建设、区域发展等方面实现了较好的“进”:一是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十大产业链建设呈现“发展速度加快、龙头带动明显、项目推进顺利”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年十大产业链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31%;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预计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6.5%左右。二是重大项目实现突破。成功引进了东风、北汽和众泰三个汽车整车项目,圆了常州多年未实现的汽车整车梦;引进了博盈斯太尔发动机、联东U谷常州企业港、威翔航空通用飞机制造等大项目、好项目。三是改革开放扎实推进。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意见并推进实施;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形成方案并报省委、省政府审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取消、下放了72项行政审批项目,制定出台了一批目录清单,工业项目、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大幅压缩;机场一类口岸开放实现突破,成功开通香港、韩国等国际航线。四是生态建设全面加强。生态绿城建设积极推进,节能降耗保持“绿灯”,污染物减排完成目标。五是县域经济发展提速。深入推进“四个西进”和区县挂钩合作,金武路快速化改造、延政路西延、常溧高速等重点基础设施全面推进,新北溧阳科技园实质性运作,金坛、溧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重点项目计划完成情况
2014年,全市166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07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132个项目投入达到序时进度,其中埃马克机床(一期)、润源经编机、东方高精电梯导轨、碳元高导热石墨膜、诺贝丽斯汽车专用铝板材(一期)、埃德里希汽车转向连接总成、蒂森克虏伯发动机凸轮轴模块(一期)、阿克苏诺贝尔高性能涂料及树脂、扬子江药业紫龙生物医药、星宇LED车灯模具、环球恐龙城现代旅游设施、朗盛三元乙丙橡胶及配套工程、中铁蓝焰地铁盾构管片等40个项目已竣工。
为有效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市委、市政府及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完善重点项目月度通报、季度督查等推进方式,建立“110”专项服务、提前介入服务等服务机制,开展“周周会、月月推”等活动,加强项目建设现场服务、项目推进难点解决,有力保障了重点项目建设。
(三)旧城改造计划完成情况
2014年,共启动实施7个旧城改造项目,占年度计划的22%左右。其中,芳田村地块、桥弄村地块、金狮B、C地块(仁爱医院部分)、田家炳中学及周边地块等4个项目完成征收工作;东方新城大明路东侧片区完成“店前街”住宅拆除,部分企业完成征收;新市路北侧、现状芦墅路西侧地块完成3家企业收储;皮革机械厂地块完成企业土地收储20亩,拆除房屋面积15000平米。其它地块因房地产市场调整、规划调整、资金未到位等因素,未能如期实施。
(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完成情况
2014年,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面超额完成目标。全年新开工建设保障房22447套,完成目标任务的124.7%,其中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2332套,完成目标任务的137.2%;经济适用住房925套,完成目标任务的115.6%;限价商品住房5379套,完成目标任务的112.1%;棚户区危旧房改造13811套,完成目标任务的129.1%;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2436户,完成目标任务的188.8%。
二、2015年主要预期目标
2015年,世界经济整体呈现弱复苏态势,外需市场持续扩大的基础还不牢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保持合理增长速度的同时,更多要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我市深化改革、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效应将逐步显现,但短期内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既要实事求是,更要提气鼓劲,既要量力而行,更要奋力拼搏,在保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把精力更多引导到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加快转型上,为后续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根据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对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市政府的工作部署,2015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6.5%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
——进出口总额保持增长;
——实际利用外资保持增长;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实现以上发展目标,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坚持稳中有进、改革创新,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全力做好各项工作。要坚定不移稳增长,既积极增强消费增长带动力,努力扩大出口外需拉动力,更充分发挥有效投入的关键作用,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高达产达效水平,全力加大重大项目招引力度,为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提供强力支撑。要坚定不移促改革,牢牢抓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创新等突出重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政府服务效能;牢牢把握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加强探索实践,推进典型示范,全力开创“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宜居宜业、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常州之路;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改革,深化人口服务管理、农业经营体制和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认真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等工作。要坚定不移调结构,全力推进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创造新的增长点;全力推动工业经济“三位一体”、服务业十大产业、农业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培育壮大优势企业、优势产业、优势集聚区,加速产业升级步伐,着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坚定不移优生态,提升生态绿地建设水平,优化水、气、土等环境质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坚定不移惠民生,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提升水平、引导舆论,统筹做好居民增收、教育发展、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等民生幸福工程,全力办好以“三优三安两提升”为重点的民生实事,让人民更多更好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要坚定不移强县域,深入实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积极推动产业西进、科技西进、项目西进、基础设施西进和社会事业西进,加大武进与金坛、新北与溧阳区县挂钩合作力度,确保金坛、溧阳发展提速、质量提升,在全省位次前移。
在全面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优生态、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的同时,2015年还要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描绘好“十三五”发展蓝图。要深化重大问题研究,谋划梳理“十三五”时期的重大工程和重大事项;要科学设置发展目标,进一步引导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民生改善、环境保护和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要加强规划上下衔接,确保各类规划成为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争取事关常州发展的重要事项更多纳入上级规划;要强化规划开放互动,使规划编制成为汇集智慧、凝聚共识的过程,编制形成一个引领方向、人民满意、可操作可实施的规划。
三、2015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重大项目建设是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不断增强我市综合实力的基础和保证,也是我市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努力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载体和途径。重点项目计划体现以下原则:一是支撑发展。保持适度规模,突出投入强度,强调推进实施。二是结构优化。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注重自主创新、转型升级、节能减排,支持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社会民生项目。三是责任明确。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产业发展项目主要由市场主体决策、投入、建设,政府做好引导和服务。政府投资关注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社会事业和民生改善项目,鼓励、引导、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领域,有效释放民间投资活力。
2015年初步确定150项市重点项目,总投资2621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634亿元。重点项目分经济发展类项目、社会发展类项目,以及前期项目。
(一)经济发展类项目
经济发展类项目共129项,年内预计完成投资492亿元,主要分高新技术及工业项目、现代服务业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项目。
1、高新技术及工业项目,共91项,年内预计完成投资350亿元。
(1)高端装备制造,43项,主要包括众泰汽车发动机、斯太尔柴油发动机、今创轨道交通装备、新誉宇航装备、东风汽车SUV、MPV系列乘用车(一期)、恒立精密液压泵阀等项目。
(2)新能源,7项,主要包括天合光能高效光伏电池组件、亿晶光电渔光一体光伏电站、戚电9F燃机(二期)、国信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
(3)新材料,17项,主要包括富德化工新材料、新纶科技光电材料、新阳科技新材料、贝内克生态皮革、长海玻纤制品及复合材料等项目。
(4)生物技术和新医药,8项,主要包括健亚胰岛素、国药药物制剂、福隆医用材料、兴和药品制剂等项目。
(5)节能环保,2项,主要包括普罗斯LED照明材料、中微LED照明产品等项目。
(6)新一代信息技术,3项,主要包括瑞声声学器件扩能、兴勤电子传感器、晶品光电LED产品扩能等项目。
(7)智能电网,7项,主要包括天得电力特高压输变电设备(二期)、西电特高压变压器及电抗器、博瑞智能电网研发及总装基地、凯隆智能电网断路器产业化(一期)等项目。
(8)新能源汽车,4项,主要包括北汽新能源汽车、众泰汽车节能与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生产、科试中心新能源汽车、同心新能源纯电动车车身及零部件等项目。
2、现代服务业项目,共35项,年内预计完成投资139亿元。
(1)生产性服务业,11项,主要包括华罗庚科技产业园、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一期)、苏高新南大创新园、常州中科院遗传资源研发中心(南方)、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石墨烯科技产业园等项目。
(2)文化创意,3项,主要包括中华纺织博览园、创意产业集聚区、中国环太湖艺术城等项目。
(3)旅游,3项,主要包括东方盐湖城、航天科技体验中心、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一期)等项目。
(4)物流及商贸流通,16项,主要包括武高新电商物流园区、诚通综合物流中心、邹区灯具贸易中心、常州夏溪花木产业集聚区等项目。
(5)养老服务业,2项,主要包括茅山国际健康养老中心、 旷达太湖国际颐养庄园等项目。
3、农业产业化项目,共3项,年内预计完成投资3亿元。主要包括国杉红豆杉繁育种植基地、中信逸农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江南普罗旺斯生态旅游观光园等项目。
(二)社会发展类项目
社会发展类项目共19项,年内预计完成投资142亿元,主要分基础设施项目、社会事业项目。
1、基础设施项目,共14项,年内预计完成投资130亿元。主要包括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高速公路建设、国省干线公路建设、三级航道网整治提升、录安洲码头4号泊位及夹江码头(二期)、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新龙生态林(二期)、输变电工程等项目。
2、社会事业项目,共5项,年内预计完成投资12亿元。主要包括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易地新建、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江苏工人常州疗养院常州市康复医院迁建(一期)、常州工学院北部新城新校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及东侧历史风貌区修缮与保护等项目。
(三)前期项目,共2项。
积极推进华电常州东部燃机、国电常发燃煤发电机组等项目的前期工作。
四、2015年旧城改造计划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
(一)旧城改造计划
2015年,拟实施23项旧城改造项目,规划用地面积554.5公顷。主要包括龙虎塘仙龙村委朝霞组地块、南广场地块、卫星村委杨板村地块、棕榈路北侧地块、花之园西侧地块、常林股份道机公司地块、丁堰芦庄地块、皮革机械厂及周边地块、三毛纺织及周边地块、曙光化工厂及其周边地块、东方印染厂及周边地块、新市路北侧及现状芦墅路西侧地块、迎春花木市场及周边地块、慢行系统小九华路南侧地块(南港及工会干校地块)、东方新城大明路东侧地块、金属集团地块、二五三厂地块、玫瑰湖片区、皇粮浜生态居住区、光华路采菱河西南角地块(棉麻公司地块周边)、青龙西路南侧片区、红梅南路东侧片区、龙江路棕榈路西南侧地块。
(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
2015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目标为:新开工建设15740套(户),其中市区2050套(户)、武进1060套(户)、溧阳830套(户)、金坛11800套(户);基本建成6350套,其中市区730套、武进820套、溧阳800套、金坛4000套。在新开工15740套(户)中,公共租赁住房3590套(户)、经济适用住房500套(户)、限价商品房120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10450套;在基本建成6350套中,公共租赁住房1290套、经济适用住房200套、限价商品房203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2830套。
附件1 常州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指标
附件2 常州市2015年旧城改造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