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新北区委农工办,区农业(林)局:
为进一步强化气象服务“三农”工作,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气象为农服务能力,促进村级“四有一责”建设,经研究决定,在武进区和新北区开展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特制定《2014年度常州市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方案》,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2014年度常州市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方案
中共常州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常州市农业委员会 常州市气象局
2014年9月22日
2014年度常州市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方案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是深化气象为农服务重要手段,是推进气象信息进村入户的有效途径,是为农民提供气象信息服务的主要载体。为进一步促进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保障作用,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原则
(一)坚持公共服务、农民受益的原则。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要按照公益性服务的要求,以基层农村为重点,以农民受益为核心,以满足农民的气象服务需求为前提。
(二)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结合农村“四有一责”建设,将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纳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农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志愿者等基层力量参与到农村气象信息服务中。
(三)坚持部门合作、共建共享的原则。按照集约化思路,与有关部门共建、共享和共同维护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把气象信息服务与防灾减灾、农业生产、科技、文化、教育等信息结合起来,实现信息服务的集约化,实现多站合一。
(四)坚持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到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尽可能地选择有条件的农村示范推进,真正做到试点先行、循序渐进、以点带面和全面推广。
二、建设目标
在2013年工作的基础上,年内按照标准在武进区、新北区新建5个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
三、建设标准
按照“六个有”的基本条件在镇、村建设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六个有”:有固定场所、有信息设备、有信息人员、有定期活动、有管理制度、有长效机制。
(一)有固定场所。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应因地制宜,可与各级办事大厅、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合作共用,并悬挂统一的“气象信息服务站”标牌。
(二)有信息设备。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应至少配备一台计算机和宽带网络一套。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配置气象电子显示屏和乡村气象预警喇叭等信息发布设备,以及电视机、机顶盒、打印机等信息设备。
(三)有信息人员。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至少要有一名气象信息人员。气象信息人员可由农业技术服务人员、镇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兼职担任。
(四)有定期活动。及时传播气象信息和涉农信息,开展经常性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和培训等活动,更新和维护气象信息橱架和宣传栏,向当地气象部门反馈农民气象服务需求。
(五)有管理制度。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应制定服务登记、服务项目公示、定时开放、设备管理、信息员职责和考核指标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每项制度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保证落实到位。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要公开。
(六)有长效机制。镇政府、村委应将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纳入农村“四有一责”、“创建美丽乡村”建设统一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对于多站合一的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要充分利用原有服务站的场地、设备和人员,在不增加人员、场地的情况下,增加气象信息服务设备,建立气象信息服务业务规范和管理制度,开展气象信息服务相关活动,并在原有站点基础上加挂“气象信息服务站”牌子。
四、服务要求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要贴近当地气象灾害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着力为农民提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农业气象适用技术信息、农村经济信息、农村气象科普宣传和培训等服务。
(一)接收和分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充分利用乡镇已有的防灾减灾设施,电脑、网络、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等,在气象灾害来临前及时接收和分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二)发布天气预报和农业气象服务产品。每日定时发布当地天气预报有关信息;根据当地农作物情况,定期发布当地气象部门制作的农用天气预报和农业气象服务产品,指导当地农业生产。
(三)开展农村经济信息服务。及时从中国兴农网和当地农网中获取农村经济信息,为农民提供生产经营相关的科技和市场信息,支持农产品产供销业务, 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
(四)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和培训。充分利用网络远程教育以及宣传板报橱窗、广播等进行气象科普宣传,提高农民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防御能力。为农民提供气象知识、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使用气象信息的技能。
(五)收集和反馈气象服务需求。及时收集当地农民对气象信息服务的需求,并定期向当地气象部门反馈。参与灾害性天气实况和灾情的收集上报。
五、保障措施
(一)成立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市委农工办、市农委和市气象局等单位分管领导和相关责任处室负责人组成。
(二)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对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进行监督和管理,定期对服务站进行检查和考核,对优秀服务站进行经验总结推广并给予奖励,对优秀信息员进行表彰奖励。市气象局负责对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进行技术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建设工作,对气象信息员提供短信服务和培训,对建设达标单位进行挂牌。
(三)市农委和气象局建立为农服务专家联盟、为农服务联动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适时开展农业气象会商,共同开展为农信息服务。要制定为农信息服务方案,建立服务机制和流程,提高信息发布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任务分工职责到人,建立激励机制和奖励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