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上午,由市规划局组织的“智慧城市时空基准的研究与建立”项目科技鉴定会在市测绘院举行。专家组高度肯定了常州近年来在城市测绘和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所做的各项工作,认为项目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通过研究时空数据体系和数据标准,在对常州不同时间刻度的基础地形图、遥感影像图、城市三维、地下管线、全景影像、专题地图扫描、整理和入库的基础上,建立了统一、多维、多源、异构的时空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了常州不同时期的古地图、卫星遥感影像、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栅格地形数据等记忆常州历史变迁和发展脉络的珍贵资料。
同时,该项目还结合云服务、云共享和云存储等先进的信息共享技术,在时空数据库的基础上,建成了服务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不同群体的时空信息云平台,该平台具有功能可扩充、信息可接入、功能可配置、数据可加载、系统可托管等一系列智能化的特点,切实解决了地理信息的专业门槛过高以及共享平台推广难的问题,将来完善后可以作为全市统一的公共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在今年6月获得国务院批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工作中,时空数据库中的历史文化资源库,以及时空信息云平台技术搭建的历史文化资源平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工作人员介绍,以青果巷和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平台可三维地呈现该范围内历史建筑、文保单位在多时态、室内外、地上地下的集成数据,精细再现历史建筑的细节风貌。
此外,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时空云平台中丰富的行政区划历史演变信息也提供了辅助决策信息。利用时空云平台技术为历史文化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全民健身数字地图等多个项目提供了数据共享服务。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周成虎院士、省住房和建设主管部门以及省测绘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国内知名高校的专家、以及财政、发改、经信、公安、物价、交通、科技等有关部门信息化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