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清潭新村的徐大爷日前因头晕胸闷,到家门口的永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接诊的赵医生听说徐大爷有高血压病史,点点鼠标,很快查到徐大爷的电子健康档案,了解到他的既往病史,包括他去年在某医院的就诊情况、相关检验检查结果以及目前正在服用的药物等。
这一切,都得益于嵌入基层医疗信息系统的健康档案浏览器。
健康档案浏览器,是市卫生计生委建设的信息惠民工程之一,自去年7月份投入使用以来,受到医生的广泛欢迎。它相当于一个窗口,用于直观展示居民健康信息。
它的内容来源于我市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当前,健康档案主要包括居民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健康体检信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管理信息,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和大医院的疾病诊疗、检验检查等信息。
我市已有9家大医院和8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服务站,向这个平台上传信息。据市卫生信息中心统计,每日上传大约2.3万条门诊病历、3.3万张处方,近2000条住院、400多次手术和5000项左右的检验检查信息,同一居民的就诊或体检随访信息,会通过身份证号关联起来,目前共搜集了近90万份居民健康档案。
全市统一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实现了医疗机构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健康信息共享。通过查阅电子健康档案,卫生主管部门可对本地区居民健康状况、各医疗单位诊疗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接诊医生可系统了解患者的病史,有助于精准治疗;居民也可提高自我预防保健意识和主动识别健康危险因素的能力。
下一步,市卫计委将为居民提供通过电脑端、手机端、有线电视端,查询本人健康档案、大医院体检信息等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