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专题专栏 民意互动 政务服务
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工业经济 >> 内容
2017年常州市智能制造典型案例(二)
发布日期:2017-08-31  来源:装备工业处  浏览次数:  字号:〖

 

编者按——

2017年是市级智能车间(工厂)认定开展的第三年,共有48个车间(工厂)经辖市区推荐后上报市经信委。为引导相关行业企业开展智能制造,有针对性实施智能车间(工厂)建设,现将一些目标明确、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智能车间(工厂)项目情况摘要编辑,供企业参考。

第五篇:百佳薄膜——产品质量稳定性是企业的生命线

百佳薄膜科技有限公司由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百兴集团于2007年9月投资兴建,是一家集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企业。该公司专业生产PVC、PETG、ABS信用卡芯层及面层卡基材料。针对太阳光伏行业,该公司新上一条欧洲产的BOPET光学级原膜生产设备,以及多台EVA封装膜生产设备,主要生产光伏组件用封装膜、背板膜和光学膜。目前,EVA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年产能已达1800万平方米,BOPET太阳能电池背板膜、光学膜年产能3万吨。

百兴集团制造业板块运营总监蔡总介绍:我们进行智能化改造,暨是企业自发的行为,也是市场倒逼的结果。企业原来采用手工加料,有一次客户将一批已经封装好的太阳能板全部退回给了我们,问题出在我们薄膜的质量不过关,我们必须承担该批货物的全部损失。从那次起,我们知道如果不上智能化生产装备和实时监测设备,就会流失客户和市场,就没有生存之地。

百佳薄膜智能车间建设目标首先在于产品质量的提高,然后再是产量和效益的提升。他们对于实施智能制造有自己的路线图:一是要采用三维数字化设计和仿真技术,实现产品研发设计的效率和质量;二是采用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PLC等智能制造设备,提高制造装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三是智能工厂建设是把传感器、处理器、通信模块融入产品中,实现产品的可追溯、可识别、可定位;四是智能工厂建设是构建基于互联网的C2B模式,实现产品个性化自主设计,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定制需求等等。为此,该公司全程参与建设中:生产需要的全自动收卷机,从设计思路、电气布局方式,甚至上位机程序的编制等都是公司技术人员提出的,零部件的选型与测试,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等,也都是由公司一体承担;使用的MES系统是由公司几大业务部门共同完成和优化的。通过智能车间建设,生产过程实现全自动化操作,产品优秀率提高了3%,加工能力提高75%,材料利用率提高5%,一个班组每年节省人工成本50万元。

百佳薄膜全程参与到智能制造建设中,将工业生产与信息系统全面融合起来,成为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性的重要基础。

第六篇:恒立气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技术跨越,替代进口

恒立气动科技具有26年的气动元件研制和生产历史,产品囊括气动元件二十八种大类百余个系列数千个品种,其中刚在沪宁线上试验的国产高铁上80%的气动元件就是他们的产品。

恒立气动科技王总介绍:我们给美国派克Parker公司(全球领先的运动与控制技术和系统企业)供应气动装置,同时供货的还有一家是西班牙的公司。在一项检测试验中,西班牙公司的产品出了故障,而我们的产品没有任何问题,一次性通过。因此,我们进一步赢得了Parker公司的认可,增加了产品订购。

恒立气动的高端气动元件智能生产车间,实现气动元件智能生产车间的低耗环保、高效和柔性生产的目标,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公司围绕车间在精益管控方面的需求,并且逐步运用识别、即时生产、制造执行等感知、调度和制造技术,有效的解决了针对资源信息编码和建模、生产计划与物流调度、企业多系统的集成与维护等方面的难题。产品上市时间减少30%,产能提高40%,生产费用降低13%,能耗平均降低8%,人均产值提高24%,在线监测率100%,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直观的了解到车间智能化生产的效果非常明显。

恒立气动通过智能车间建设,生产流程做到精确配合、精确生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和产品定价权,为实现“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技术跨越,替代进口”目标奠定了基础。

第七篇:汉得利电子——打造奔驰、宝马、特斯拉的优质供应商

汉得利电子是专注于电子元器件、发声器件、超声器件和压电陶瓷晶体等微电声领域的研发和制造的一家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扬声器、蜂鸣器、微型麦克风、受话器、陶瓷元器件等电声产品,广泛应用在移动通讯设备、汽车和医疗器械等领域,主要客户有全球最大的传感器车厂配套厂商法雷奥、全球领先的汽车与汽车电子零部件及系统研发制造商德尔福、德国博世、西门子,还为宝马、奔驰、法拉利、特斯拉等多款高端车型生产配套产品。

汉得利电子进行智能化改造的初衷是提高产品质量,关键工艺实现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改善生产环境。通过购置胶合音膜&点焊封胶自动装配线、扬声器自动装配线、弯线机等目前市场上先进自动化设备,引进PLM、ERP、NAS等软硬件系统,在每班工人数量缩减25%的基础上平均产能提高20%以上。副总经理葛斌介绍:奔驰、宝马、特斯拉都是我们的客户,全世界一流的客户对我们的产品要求会越来越高,哪怕投入再多,我们都把智能化改造作为企业发展的首选任务,从而满足客户对我们的要求。

第八篇:安瑞达新材料——大数据推动中高端锂电池隔膜国产化生产效能

安瑞达新材料作为国内新兴的锂电池隔膜生产企业,通过引进专业团队,自主研发设计了干法锂电池隔膜的生产技术与制备工艺,目前已建成一个年产7000平米的锂离子电池隔膜智能化生产车间。企业自主研发、购置了相关核心设备及控制系统软件,包括流延薄膜生产系统、隔膜再结晶热处理系统、隔膜干法单拉系统、中央集成控制与在线监测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

总经理助理张东晖介绍:我们已经实现了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初步智能化,特别是在数据处理、响应方面。隔膜生产过程监测、数据采集、数据统计、数据分析、信息反馈等功能实现集成,通过面向车间的数字化智能集成平台,进行相关数据积累及分析,形成隔膜制造工艺知识库,指导生产进行工艺优化,提高隔膜生产数字化车间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在优化资源配置、优化生产工艺过程的同时,实现车间执行过程的高效管理和控制,提高快速生产的响应能力及产品质量。


当前,我国锂离子电池隔膜良品率还比较低,平均只有40%,安瑞达新材料通过大数据分析应用,将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主办单位名称:常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22层 邮编:213022 电话:0519-85681183 传真:0519-85681234 网站地图
总流量计: 今日流量统计: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6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