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九州采风 >> 勤廉故事会 >> 内容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可缺失人性之美
发布日期:2014-05-05   来源:纪委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我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可见教育必然要触及灵魂。当前自上而下正在广泛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然是一种“教育”实践,就要求活动措施得当,至少能够打动人心,否则便容易流于敷衍了事、形式主义,失去了教育效果。

    现代社会,每天都要面对庞大的信息流量,以前觉得好看的电影类型,现在并不觉得好看,曾经感动的故事,也渐渐过耳即忘,见得多了,情绪就不容易起伏。这并非感情麻木,而是一些传统的方式逐渐不能打动现实。从实践来看,仅靠“宣传发动、基层调研、汇报总结”的三驾马车已经很难入脑入心,“照镜子、正衣冠”易,“洗洗澡、治治病”如何切实进行?

    怎么才能让教育实践活动能够触及灵魂?我们庆幸至少还有一种方法,即满怀人性之美。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核心,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特有一种人性之美,那就是因为这种美,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追求光明自由的新生活;因为这种美,无数新中国的建设者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因为这种美,共产党人能够率领全国人民不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人性之美首先看动机。年前曾见到一户人家祭祀祖先,他焚烧纸钱时说:请祖先尽管花用,望保佑全家平安、事事如意。虽然态度虔诚,其中却只见迷信功利。如果他祷告说:感谢祖先赐予生命,感谢已故的爷爷、奶奶幼时关怀照顾。人性之美便油然而生,缅怀祖先与感恩的情结令人感动,祖先如果有灵自然保佑。可见行为之中动机是何等重要。《党章》告诉我们: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正是我们共产党人所有工作的动机,时时把握这个动机,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让一切利益最终归于人民群众,群众自然而然拥护,无须刻意追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老百姓同意,我们党就带着大家去做;老百姓不同意,我们先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再带着他们去做。“一切为了群众”,指明偏离人民群众意愿的发展其实偏离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路。

    人性之美其次看品德。某镇领导下乡视察洪灾,由年近六旬村书记将其背进灾民家,事后被免职。这件事首现于网络,一度沸沸扬扬。有人认为他并未触犯《公务员法》,太小题大做了。虽然这件事情不大,但它展现出不尊老爱幼、权力高于所有的人性之恶。如果村书记是个年轻人,镇领导是位年长者,我们会发现要顺眼的多。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也要下乡,是否能够继续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官员的行政能力和工作业绩固然重要,而个人素质是重中之重。由于传统观念,群众对清官的要求远高于能吏,如果在活动实践中党员干部能够充分展现人性之美,即使工作能力些许有缺,也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如果精神懈怠,甚至品德低下,即使能力再强,再能干事,也无济于事,因为他早已违背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初衷。

    人性之美还要看行动。何谓“教育”,言传而身教,何谓“实践”,主观思想转为客观行动。“行动”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说”很重要,有时候对上级、同级需要多说,因为并不是每个领导、同事都能看见你的每一件工作、每一个行动,这就需要经常汇报、交流,有利于工作开展;但是对于人民群众来说,“做”显得更加重要。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就在他们身边,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个时候多说不如少说,只说不如不说。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道,京城一个老和尚孤树上人,与他的高祖厚斋公时有往来。有一回,老和尚兴致勃勃地告诉厚斋公一件怪事,说自己有天夜里灯下诵经, 忽闻窗外窸率有声,喝问为谁。窗外朗声回答说:“他们都是有人处诵经,您老是无人处诵经也。”老和尚很高兴,觉得自己高那些“有人处诵经”的和尚一等。厚斋公笑曰:“你把这件事告诉我,便也如同有人处诵经了。” 可见做了却不说或者只做不说展现出的美才纯粹。

    我们满怀人性之美,真正实践这种美,我们的党愈纯洁愈先进,群众路线教育愈顺利愈完美,人民群众愈满意愈赞同,自然能汇聚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也必将快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