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专题专栏 >>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 内容  

股改上市结硕果 资本赋能显活力

资本助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跑出高速度

发布时间:2021-02-10    来源:常州日报  浏览次数:〖字体: 〗      打印本页


新年伊始,新北区全区股改上市工作捷报频传。2021年1月,同惠电子在“新三板”精选层成功挂牌,银河微电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这是高新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决策部署,抢抓机遇、乘势而为,积极推动企业股改上市工作所取得的积极成效。

厚积薄发创佳绩

“十三五”期间,全区把股改上市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IPO完成新突破。先后有永安行、中简科技、天合光能、澳弘电子等4家企业实现首发上市;同惠电子、银河微电、华润新材料等3家企业IPO顺利过会,另有IPO在会企业4家,辅导企业9家,资本市场“常高新板块”已初具规模。截至“十三五”末,全区共有境内外上市企业12家,数量位列全市第二位。上市公司市值实现新跨越。全区新增500亿市值企业1家,300亿市值企业1家,100亿市值企业1家,境内上市企业市值总和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1442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超200%。“新三板”持续增长。新增“新三板”企业25家,同比增幅达159%,其中新增创新层企业3家、精选层过会企业1家。截至“十三五”末,全区累计“新三板”挂牌企业57家,占全市比重超50%,总数及新增数均位列全市第一。直接融资取得新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区上市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通过首发、定向增发、可转债等多种形式,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金额107.58亿元,累计融资金额达255.88亿元,有力地支持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0年,高新区精心谋划巧布局、审时度势强推进,借助资本市场改革东风,多措并举,顺势而上,企业股改上市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具体可以用“三个全市第一、三个历史第一”来概括。横向来看,取得了三项全市第一。一是上市、过会企业数量全市第一。全年新增IPO上市、过会企业5家,其中主板企业1家,科创板企业2家,创业板企业1家,“精选层”企业1家,占全市比重的三分之一,创下历史新高。二是辅导、在会企业数量全市第一。截止年末,共有辅导、在会企业13家,其中辅导企业9家,在会企业4家。三是资本市场融资总额全市第一。全年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累计融资68.2亿元,其中上市企业融资66.28亿元,“新三板”企业融资1.95亿元,同比增幅达2640%,占“十三五”期间融资总额的63.4%,创历史新高。纵向对标,三项内容实现了历史超越。一是上市企业市值历史第一。截至2020年12月31日,高新区境内上市企业总市值达1442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8倍。其中,星宇车灯市值550亿元,成为高新区首家突破500亿元市值的上市企业;天合光能市值478亿元,即将迈过500亿元门槛,未来可期。二是后备企业数量历史第一。2020年,高新区深入实施“三个一”工程,花大力气培育上市后备力量。全年共申报市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61家,科创苗圃企业100余家,后备企业质量、数量均居历史首位。三是股改企业数量历史第一。全年新增股份制企业数量30家,其中10家存量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股改数量质量显著提升。截至“十三五”末,全区股份制企业数量累计已达235家。

乘势而上开新篇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高新区“十四五”股改上市工作的目标为:“十四五”末,力争全区上市企业数达到30家,资本市场融资规模超350亿元,新增千亿市值上市企业1家、五百亿市值企业2家、三百亿市值企业3家。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俗话说:“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事关长远,意义重大。按照区委四届十二次全会力争2021年新增上市企业4-5家的目标,要重点开展好3方面的工作:一是抢抓时间,主动服务。与时间赛跑,全力推动辅导期企业的报会工作。二是实时跟踪,及时服务。采取“一人一企”工作机制,点对点精准定位,实时跟踪企业上市工作进展情况。三是加大宣传,分层服务。按照“储备一批、股改一批、报会一批”的工作思路,继续加强政策引导及政策宣传,深入实施“苗圃计划”。

凝心聚力优服务

上市公司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催化剂”,更是提升城市形象的“硬标签”。企业股改上市是一项专业性、规范性、系统性都很强的工作,涉及政府、企业、中介组织等多个维度,其中政府支持是保障。各板块各部门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凝聚合力,形成齐抓共管、推进有力的工作新格局。

要健全服务机制。进一步健全全区企业上市工作领导机制,各园区(镇、街道)要围绕“十四五”目标和2021年全年工作任务,制定详细工作计划、任务分解清单,认真组织实施,严格落实责任。要延伸服务链条。全区上市后备企业、苗圃计划培育企业名单,确定了50家重点后备、32家一般后备、81家苗圃企业,这是首次细分梯次确定培育名单。一方面,要持续推进上市服务链条向前延伸;另一方面,要持续推进上市服务链条往后拓展。要提升服务能力。资本市场的竞争,本质是智力和人才的竞争。面对日新月异的资本市场,各板块各部门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研究,加强对政策动向、产业方向的跟踪研判,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当好服务股改企业上市的“店小二”。

在1月28日召开的高新区企业股改上市推进会上,银河微电子董事长杨森茂、澳弘电子董事长陈定红分别作了上市经验分享(另发)。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