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
走进常州 狗万不能提款 政府信息公开 澳门万博体育网站 政民互动 1Manbetx 数据发布
当前位置:
2016年度常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部门决算公开
发布日期:2017-08-23  浏览次数:  字号:〖

 

目 录

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情况

三、2016年度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第二部分 常州市文广新局2016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六、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八、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九、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支出决算表

十、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十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决算表

十二、政府采购支出决算表

第三部分 常州市文广新局2016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

常州市文广新局为市政府职能部门,内设办公室等机构17个,下属单位21个,主要职责有:

1、全面贯彻执行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艺术、广播电视、文化遗产、新闻出版、著作权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拟定全市文化艺术、广播电视、文化遗产、新闻出版、著作权管理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管理规定并组织实施。

2、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拟定全市文化产业政策和规划,指导、协调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全市重点文化设施建设。

3、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拟定全市文化市场发展的政策和规划,并负责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版权的监督、管理和执法工作。

4、指导和管理全市艺术创作、研究工作;负责监督财政核拨各单位的艺术创作经费的使用、公益文化(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采购;扶持各门类艺术精品的创作,指导全市文化艺术团体建设。

5、综合管理全市社会文化活动和文化馆事业,指导全市社会文化工作,协调全市性重大文化活动。

6、综合管理全市公共图书馆事业,指导、协调各类图书馆建设。

7、综合管理全市文物、博物馆事业;负责申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指导、协调全市文化遗产管理、保护、发掘、研究、鉴定和宣传;编制、申报、核拨、管理文物维修经费。

8、综合管理全市各类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审核、报批出版、发行、印刷和著作权管理、代理机构;负责全市著作权(包括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图书、报刊、电子等各类出版物的审读和审看。

9、综合管理全市广播影视事业,组织推进广播电影电视领域的公共服务。统一协调全市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覆盖;负责对全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及播出情况的监管。

10、指导、组织文化广电新闻出版行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系统内人事制度改革;负责本系统相关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评聘(考试)有关工作;管理行业的教育培训工作。

11、指导相关行业的协会、学会等社团组织的业务活动。

12、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情况

市文广新系统局本级及下属单位共21个,其中:局本级(行政)1个、参公单位1个,全额拨款事业单位10个、全民企业8个(演出公司、文物商店、锡剧院、歌舞剧院、评弹团、滑稽剧团、出版事务所、江南心公司)、委托经营管理企业1个。

2、部门预算管理形式

全额拨款单位12个:局本级、图书馆、文化馆、刘海粟美术馆、吴青霞艺术院、画院、文化行政综合执法支队、文化艺术研究所、博物馆、文保中心、瞿秋白纪念馆、艺术高等职业学校。               

政府购买服务单位4个:锡剧院、歌舞剧院、评弹团、滑稽剧团。

国有企业4个:演出公司、文物商店、出版事务所、江南心公司。

委托经营管理企业1个:常州保利大剧院。

三、2016年度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市文广新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总目标,以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一级博物馆创建和“文化100”为重点,全面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艺术精品生产、国有院团改革、文化人才培养、对外文化交流、文化市场管理等各项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圆满完成了年初设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

围绕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目标,深入推进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级示范项目创建等,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服务均等、优质高效的现代文化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全覆盖。对照省级示范区创建标准,市、辖市、区进一步加大投入,整合资源,突破重点难点,实现了市建有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辖市、区建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建有综合文化站,村(社区)建有文化室的四级文化设施网络创建目标,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600平方米。目前,天宁区和新北区图书馆已经建成,钟楼区图书馆已经开工建设,金坛区新建图书馆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全市6家区级文化馆全部被评定为国家一级馆,全市59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008家村(社区)文化室全部达到和超过省创建标准。上个月,在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进会上,新北区三井街道的成功做法,得到了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燕文的高度肯定。

二是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重点将市级公共文化服务向村和社区倾斜,着力破解城乡文化供给二元化格局。扎实推进“文化三送”工程。市财政设立每年500万元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通过项目补贴、资助和招标采购等方式,对送书、送戏、送电影推行“订单式”、“菜单式”服务。年平均送戏超1000场,送电影超10000场,送书超40000册。全面推行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市政府连续两年将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到今年底,全市一市五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全部建设到位并联网运行,同时在城区还建设了2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大力提升电视图书馆服务效能。“电视图书馆常州模式”在全国57个项目中名列第三,以优异的成绩正式成为第二批国家级示范项目。目前电视图书馆已覆盖常州40万户家庭,市民在家里打开电视机,就能够享受到市图书馆的数字图书、讲座以及文化共享工程等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我市创建省级示范区的一大创新成果。努力建好文化共享工程。我市的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已全面建成,各基层服务点和市支中心联网,共享30多TB的各类影视资源、讲座资源、科普知识、电子图书、地方文献等,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大力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完成了8套“常州风”广场舞编排,开办6期基层文艺骨干培训班,为基层培养了一大批工作积极业务娴熟的文艺干部。

三是扎实推进文化广场重点项目建设。密切配合市城乡建设局及市晋陵公司,充分发挥协作推进机制的作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门工作小组,扎实推进新图书馆、美术馆(名人馆、非遗展示馆)的施工进度和室内装饰方案设计招标,邀请来自上海、苏州、杭州等地四家国内一流公司参与设计竞赛。6月,组织召开了室内装饰方案设计专家评审会,邀请9位国内著名专家组成评标组,对装饰方案设计进行评审,分别有两家公司入选。

二、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体系全面加强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物保护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文物保护与利用力度,切实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断向纵深推进。

一是文保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完成十三五规划编制。围绕省文物局关于“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工作要求,高标准完成了《常州市十三五文物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并由市文管委会议通过。溧阳市、新北区等辖市区也相应完成了各自“十三五”文物工作规划。完善文保法规体系。参与《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起草、论证工作。制定出台了《常州市鼓励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管理办法》、《常州市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修缮补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关于进一步明确文物保护工作责任的意见》。完成了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和验收报告。并在普查成果的基础上,编撰了《常州宝语》一书,对常州可移动文物精品进行深入全面解读。文物保护氛围浓厚。成功承办江苏省文化遗产日主会场活动,开展“爱遗产、走大运”群众毅行,“我最喜爱的常州古城十大文化遗产”评选灯系列活动,参与市民超3000人。成功举办中国大运河保护利用常州论坛。邀请了近百位国内知名专家云集常州对大运河保护利用进行深度研讨,吸引十余家境内外媒体争相报道,常州运河的保护经验得到广泛好评。

二是文化遗产展示体系不断完善。启动青运史馆建设,完成方案编制并通过社会意见征求。提升大运河记忆馆,在现有大运河文化陈列馆基础上,进一步完成提升运河记忆陈展水平,陈展设计方案已经形成。名人故居展示不断推进,完成了李公朴生平事迹展览馆布馆工作。周有光图书馆、唐荆川纪念馆展陈设计方案已通过审定,工程正在推进中。史良纪念馆、赵元任故居陈展设计正在策划中,计划到明年上半年,这四个纪念馆都可以实现对外开放。      

三是文物保护工程有序实施。一批文保建筑得到修缮。全年共安排修缮项目21个,太平桥、登云桥、万绥东岳庙、九龙禅寺大雄宝殿、戴王府彩绘保护、合剌普华墓等修缮工程基本竣工。中华曙猿化石地点和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保护规划以及贞女祠维修保护与环境整治方案都在编制中。一批考古项目得到实施。完成江苏省川东港、寺墩文化遗址、太湖流域水下考古等重点项目。配合地方建设开展地铁二号线沿线、S265省道、新龙生态林项目、新港热电、黄梁浜、沿江城际铁路、华电等重大项目的田野考古工作。

四是博物馆群建设有效推进。市博物馆获得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并以江苏省测评第一的成绩参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围绕“5.18国际博物馆日”和“文化100”活动,推出丰富的系列展览,并拓展展览外延,开展馆校共建,年参观接待量70余万人次。成功举办瞿秋白英勇就义81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非国有博物馆发展日益规范,组织制定国有博物馆对口帮扶非国有博物馆协议,举办非国有博物馆参加江苏省非国有博物馆馆长培训班,与常州市财政局联合开展了2016年度常州市非国有博物馆运行评估工作,促进非国有博物馆健康发展。

三、国有院团体制改革日益深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深化院团改革为动力,进一步解放艺术生产力,打造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有地位的艺术精品。

一是艺术精品生产更显活力。《夕照青果巷》成功亮相首都舞台,10多位副部级以上领导和千名首都观众观看演出并给予一致好评。大型滑稽戏《幸福的红萝卜》成功入选省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工程,中篇弹词《龙城谍恋》入围全国牡丹奖。锡剧《夕照青果巷》、《好人老马》、歌曲《楝花谣》等十多个作品获得国家及省艺术基金资助。成功举办第十届常州市青年演员汇演、第十届常州戏剧文学奖评选。成功举办纪念刘海粟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推出“朱屺瞻画展”“宋文治画展”“宋玉麟画展”“常州画派作品展”“美籍华人和芝圃花鸟画展览”等展览讲座超百场次。《学院风骨——当代书法专业博士作品巡回展暨学术论坛》等二十多幅作品、项目入选国家、省艺术基金和省级以上各类展览。

二是艺术生产机制大胆创新。与省戏校联合办学,面向全省招生,成功寻找常州锡剧“第七代传人”,挑选了16名应届初中毕业生到省戏校进行为期5年的培养,有望成为百年锡剧薪火传承的“希望之星”。依托市歌舞剧院,组建成立全省首家综合性专业民族乐团。并邀请何占豪等著名音乐家加盟创作“常州组曲”,与中央民乐团合作,年内将推出常州民乐首届新年音乐会。

三是院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 今年围绕院团改革的一系列难点问题,积极推进落实“老人老办法”政策,以“核定基数、购买服务、绩效考核”方式加大对改制国有文艺院团的财政保障力度,“做实”常州市文化艺术管理中心,推动中心加挂常州地方戏曲传习所牌子。拟定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考核办法,进一步强化剧团自身建设,积极争取各项配套政策,做到各项支持政策有机衔接,有效助推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

四、“文化100”惠民成效不断超越

作为我市文化惠民新品牌,“文化100”大型惠民行动成功举办三年来,逐渐摸索出“政府部门操办,文化团体担纲,市民百姓参与”的新路子,社会效益和影响不断提升。

今年年初,整体谋划和推进第三届“文化100”各项筹备工作。9月—11月三个月时间,全面推出十大系列、387项免费文化活动。成功引进了“国际民间艺术周”,来自俄罗斯、希腊、印度、波兰、科特迪瓦、塞尔维亚、斯里兰卡等8个国家近200名外国艺术家来常,集中汇演两场,走进20个社区与“社区天天乐”普通市民同台演出20余场,吸引市民观众超10万。成功引进了“马王堆特展”、“圆明园慈禧珍宝精品展”、“明清圣旨臻品展”等10余场精品文物展览。美术馆、画院以及市博物馆继续引进并推出了南博馆藏的常州画派精品展、宋文治、和芝圃、魏华邦等书画精品展,邀请了鲍鹏山、胡阿祥、毕飞宇等知名学者走进民元里一号“国学大讲堂”,为全市市民提供10余场高品位的文化讲座。推出了书香常州十大系列活动,龙城淘书节、樊豋分享会吸引了数十家各类书店企业和近万名读者参与。在“文化100”期间首次开展“文化进老区”活动,从全市文化系统抽调了数十名有一定知名度的文艺名家和青年文化人才走进金坛、溧阳老区,在10个最基层的老区村镇,举行文艺汇演,深受老区群众欢迎。持续3个月的第三届“文化100”,无论展演规模、惠民人数、项目内容等都是开创性的,其社会效益和影响全面超越了往届。并首次写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连续三年被列为全市重点工程,被《人民日报》誉为全国文化民生的“常州现象”,吸引了兰州、东莞等许多兄弟城市前来考察学习。

五、“文化+”产业融合不断壮大

文化产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定位和年度目标,积极发挥引导与扶持作用,不断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做优做强。

一是积极争取部省资金支持。为贯彻落实中央、省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申报的最新政策,积极举办各类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申报培训班,320多家企业参加了培训。并针对性地辅导重点企业的相关申报工作。全年共完成22个文化产业项目获得中央、省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共计2220万元。

二是全力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创优。新增上市挂牌文化企业3家,目前全市已有新三板、Q板、E板挂牌文化企业20家,直接或间接获得融资达12.5亿元。重点推进东方盐湖城、西太湖影视基地和东方集装箱文化创意小镇等项目建设。东方盐湖城、江苏(常州)西太湖影视产业基地相继头投运。集文化创意、动漫数字娱乐、主题电影展示等综合性文化旅游项目——东方集装箱文化创意小镇已完成40%的工程建设任务,计划2017年3月将正式对外开放。常州创意产业基地荣膺“全国优秀电子商务园区”20强和“省级版权示范园区(基地)”称号。常州灵通展览用品有限公司入选“江苏省自主工业品牌五十强”。建成首个省级众创空间--龙城创意天乾创客空间。

三是搭建文化发展创新平台。与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经信委等单位共同举办2016“同天杯”第三届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大赛。共收到各类参赛作品2560件,37件作品分获本次赛事的各个奖项。大力加强文化企业家能力提升。分期组织我市文化企业负责人参加省文化产业协会举办的“‘十三五’江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培训班,浙江传媒大学文化企业培训班。支持重点文化企业“走出去”,组织文化企业组团参展苏州文博会、扬州图书交易会、深圳文博会等。参与组织第十三届中国(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并取得良好效果。

六、文化团队建设成效显著

深入实施文化人才培养“五大计划”,全面优化人才队伍梯队结构,为文广新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队伍保障。一是着力打造文化人才培养“常州模式”。年初经过基层单位推荐,人才领导小组多次与单位和本人进行沟通,按照文化人才成长的规律,坚持以德为先、德艺双馨、德才兼备的原则,确定了44个人才项目。着重推出常州锡剧院“寻找第七代传人”工作,好中选优出16名锡剧后备人才。举办郑长安书法展,资助诸葛丽娜赴美国举办个展,组织人才赴韩国、澳大利亚、台湾、新疆伊犁进行文化交流。举办两场文化人才专场招聘会,共招聘13名专业人才。赴古田、浙大举办文化人才培训班。为6名青年人才聘请国家级、省级专家担任老师,引领成长。二是强化组织人事保障。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公务员综合素质。完成2015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年度考核的材料上报工作。组织老干部参观活动,有效落实老干部日常管理的对接工作,确保老同志舒心满意。认真做好艺术、图文博高中级职称的申报工作,严格做好参公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人员的资格审查、体检、政审等招录工作。

此外,文化行政综合执法工作不断创新突破,扫黄打非获得全国先进,被文化部誉为“常州模式”在全国推广。大胆创新全民阅读机制,依托“文化100”大平台,相继推出了国学大讲堂、龙城淘书节”等十大系列活动,吸引数万市民参与。常高艺在招生就业方面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录取分数高出省控线50分,生源质量大提升,高职就业率为98%,中专毕业生就业率为99%,实现了连续三年稳步增长。并与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家多所本科院校合作开办国际班,在省内首次为设计艺术专业学子打开了直通国外留学的“BRT”绿色通道。

第二部分 常州市文广新局2016年度部门决算表

附件:

(1)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2)收入决算表

(3)支出决算表

(4)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5)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6)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7)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8)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9)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支出决算表

(10)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11)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决算表

(12)政府采购支出决算表

第三部分 常州市文广新局2016年度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常州市文广新局2016年度收入、支出总计21265.22万元,与上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增加3309.5万元,增长18.43%。主要原因:是本年度工资改革、公车改革正常性增长及国家、省电影基金增加。其中:

(一)收入总计21265.22万元。包括:

1.财政拨款收入20810.66万元,为当年从市级财政取得的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与上年相比增加

3269.66万元,增长18.64%。主要原因:是本年度工资改革、公车改革正常性增长及国家、省电影基金增加。

2.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

3.事业收入261.35万元,为高等艺术学校收取学生学费和住宿费等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与上年相比减少16.45万元,减少5.92%。主要原因部分收费项目取消了。

4.经营收入173.21万元,为艺术高等学校、文化馆、瞿秋白纪念馆、博物馆等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与上年相比增加38.16万元,增长28.26%。主要原因:高等艺术学校举办的各类乐器考级,人数增加及收费标准提高。

5.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万元。

6.其他收入20万元,为单位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主要为市文保中心基本户清理历年结余资金。与上年相比增加18.19万元,增长995%。主要原因:市文保中心申请历年结余资金安排当年预算。

7.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0万元。

8.年初结转和结余0万元。

(二)支出总计21265.22万元。包括: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33.6万元,主要用于除文化体育与传媒以外的支出。与上年相比减少22.34万元,减少39.93%。主要原因:政府对局完成任务考核后补助业务经费。

2.教育支出2709.33万元,主要用于高等艺术学校费用。与上年相比减少28.56万元,减少1.04%。主要原因:当年的部分政府采购未完成,未形成支出。

3.科学技术支出4万元,主要用于科协和博物馆合作项目。与上年相比增加3.3万元,增长471.42%。主要原因:市科协对博物馆自然部合作项目的补助。

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4914.5万元,主要用于文化传媒事业的发展。与去年相比较增加2511.22万元,增长20.25%。主要原因:是本年度工资改革、公车改革正常性增长及国家、省电影基金增加。。

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47.21万元,主要用于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支出。与去年相比增加282.52万元,增长16.97%,主要:因为离退休费增加及生活补贴支出增加。

6.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26.27万元,主要用于职工的医疗保险支出。与去年相比增加21.32万元,增长6.99%。主要原因:因为调整职工的医疗保险支出。

7.住房保障支出1103.97万元,主要用于离退休人员房帖及在职人员住房公积金、房帖支出。与去年相比增加317.77万元,增长40.42%。主要原因:在职人员公积金、在职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房帖的基数和发放比例进行了调整。

8.其他支出20万元,主要文保中心历年结余资金支出,与去年相比增加18.19万元,增长995%。主要原因:文保中心列年结余资金安排当年预算。    

9.结余分配0万元。

4.年末结转和结余206.35万元,为单位结转下年的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和经营结余。主要为常州画院、常高艺、图书馆、博物馆、文保中心等单位按文件要求必须分步设施的项目资金结余。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常州市文广新局本年收入合计21265.22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20810.66万元,占97.86%;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事业收入261.35万元,占1.23%;经营收入173.21万元,占0.81%;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20万元,占0.01%。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常州市文广新局本年支出合计21058.8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9907.93万元,占47.05%;项目支出10977.73万元,占52.13%;经营支出173.21万元,占0.82%;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万元。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常州市文广新局2016年度财政拨款收、支总决算20810.66 万元。与上年相比,财政拨款收、支总计各增加3269.66万元,增长18.64%。主要原因是职工工资福利和退休人员生活补贴增加、政府性基金(国家、省电影基金)增加。

五、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反映的是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的总体情况,既包括使用本年从本级财政取得的拨款发生的支出,也包括使用上年度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发生的支出。常州市文广新局2016年财政拨款支出20624.32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96.99%。与上年相比,财政拨款支出增加3083.32万元,增长17.58%。主要原因是职工工资福利和退休人员生活补贴增加、政府性基金(国家、省电影基金)拨款增加。

常州市文广新局2016年度财政拨款支出年初预算为  11718.44万元,支出决算为20624.3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 175.99%。决算数大于年初预算的主要原因:工资福利标准提高,市委、政府零时性工作追加的项目经费,国家、省电影基金经费增加。其中:

(一)一般公共服务(类)

1.纪检监察事务。年初预算为20万元,支出决算为33.6万元。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对该项目预算追加调整。

2.宣传事务年初预算为1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47.5%支出决算为23.6万元。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对该项目预算追加调整。

3.其他共产党事务支出年初预算为0万元,支出决算为2万元。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对该项目预算追加调整。

(二)教育支出

1.教育支出。年初预算为1427.07万元,支出决算为2353.2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64.9%。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职工工资调整及投入增加。

(三)科学技术支出

1.科学技术支出。年初预算为0万元,支出决算为4万元。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市科协对博物馆自然部合作项目补助。

(四)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年初预算为7579.85万元,支出决算为14836.0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95.73%。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是本年度工资改革、公车改革正常性增长及国家、省电影基金增加。

(五)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年初预算为1627.29万元,支出决算为1947.2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9.66%。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离退休人员退休费及生活补贴增加。

(六)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

1.医疗保障支出年初预算为284.72万元,支出决算为326.2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4.59%。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职工医疗保险费用增加。

(七)住房保障支出

1.住房保障支出年初预算为783.51万元,支出决算为1103.9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40.9%。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职工公积金和租房补贴支出增加。

(八)其他支出

1.用于文化事业的彩票公益金支出年初预算为0万元,支出决算为20万元。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对文化广场管理项目临时追加。

六、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常州市文广新局2016年度财政拨款基本支出9907.93万元,其中:

(一)人员经费5067.61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伙食补助费、绩效工资、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离休费、退休费、抚恤金、生活补助、医疗费、奖励金、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二)公用经费950.02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专用材料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用、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其他资本性支出。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588.52万元。主要包括对下属改制企业单位补贴。

(四)其他资本性支出12.1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设备购置和专用设备购置。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反映的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的总体情况,既包括使用本年从本级财政取得的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发生的支出,也包括使用上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发生的支出。常州市文广新局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9415.38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  2027.38万元,增长11.66%。主要原因:是职工工资、公积金、租房补贴以及部分项目的调整。常州市文广新局2016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年初预算为11718.44万元,支出决算为 19415.3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65.68%。决算数大于年初预算的主要原因是职工工资、公积金、租房补贴以及部分项目的调整。

八、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常州市文广新局2016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  万元,其中:

(一)人员经费8357.28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伙食补助费、绩效工资、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离休费、退休费、抚恤金、生活补助、医疗费、奖励金、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二)公用经费950.02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专用材料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用、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其他资本性支出。

九、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支出情况说明

常州市文广新局2016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决算支出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32.43万元,占“三公”经费的32.65%;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37.36万元,占“三公”经费的37.62%;公务接待费支出29.54万元,占“三公”经费的29.74%。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决算支出32.43万元,完成预算的 231.64%,比上年决算增加0.43万元,主要原因为出国人数增加;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文化人才经费从出国经费列支。全年使用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团组 10个,累计13人次。开支内容主要为:预算内出国计划和文化人才出国。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37.36万元。其中:

(1)公务用车购置决算支出0万元。

(2)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决算支出37.36万元,完成预算的33.06%,比上年决算减少74.88万元,主要原因:为公务车辆改革,公车减少。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主要用于部分事业单位未车改,机关保留车辆维护费。2016年使用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开支运行维护费的公务用车保有量11辆。

3.公务接待费万元。其中:

(1)外事接待支出0万元。

(2)国内公务接待支出29.54万元,完成预算的77.45%,比上年决算减少5.8万元,主要原因:为按要求压缩该项支出。国内公务接待主要为一般公务接待,2016年使用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开支的国内公务接待314批次,3813人次。主要为接待其他城市相关单位调研人员、各类专家、名人家属等。

常州市文广新局2016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的会议费决算支出43.3万元,完成预算的65.56%,比上年决算减少6.42万元,主要原因:为按要求压缩该项支出。2016年度全年召开会议32个,参加会议1367人次。

常州市文广新局2016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的培训费决算支出56.23万元,完成预算的60.66%,比上年决算减少 23.16万元,主要原因:为按要求压缩该项支出。2016年度全年组织培训39个,组织培训835人次。

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常州市文广新局2016年政府性基金本年收入决算1208.94万元,本年支出决算1208.94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0万元。具体支出情况如下:

1.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支出决算1188.94万元,主要是用于全市影院的补助。

2.彩票公益金用于文化事业的彩票公益金支出决算20万元,主要用于文化广场管理项目支出。

十一、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6年本部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1550.64万元,比2014年增加937.75万元,增长153%。主要原因是:1.对企事业单位补助、其他资本性支出600万进行了科目调整2.新增公车改革补贴、上下班交通补贴。

(二)政府采购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6年度政府采购支出总额1391.76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854.57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359.34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177.86万元。

(三)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本部门共有车辆11辆,其中,省部级领导干部用车0辆、一般公务用车8辆、一般执法执勤用车0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3辆、其他用车0辆;单位价值20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0台(套)。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单位本年度从市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

二、上级补助收入:指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三、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事业单位收到的财政专户实际核拨的教育收费等资金在此反映。

四、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五、附属单位缴款:指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六、其他收入:指单位取得的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以外的各项收入。

七、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指事业单位用事业基金弥补当年收支差额的数额。

八、年初结转和结余:指单位上年结转本年使用的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和经营结余。

九、一般公共服务(类)人大事务(款)行政运行(项):指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用于保障机构正常运行、开展日常工作的基本支出。

十、结余分配:指事业单位按规定对非财政补助结余资金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事业基金和缴纳的所得税,以及减少单位按规定应缴回的基本建设竣工项目结余资金。

十一、年末结转和结余资金:指本年度或以前年度预算安排、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无法按原计划实施,需要延迟到以后年度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十二、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十三、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的行政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十四、上缴上级支出:指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

十五、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十六、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指事业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

十七、“三公”经费:指市级部门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十八、机关运行经费:指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差旅费、会议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办公用房水电费、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等。在财政部有明确规定前,“机关运行经费”暂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

收入支出总表

收入决算表

支出决算表

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支出决算表

政府基金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决算表

采购情况表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访问统计 | 网站纠错
主办:狗万不能提款  承办:常州市大数据管理局 版权所有:万博娱乐彩票官网  电子邮箱:czwgzx@changzhou.gov.cn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02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