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提供5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基本覆盖居民生命健康
2017年,市卫计委致力于提高全市人民健康水平,从群众关心的细微之处抓起,一批卫生计生为民办实事项目让群众拥有更多、更实、更具体的获得感。
实施公共卫生
为有效干预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市2017年人均补助经费提高到70元,面向全体城乡居民免费提供14类5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覆盖居民生命健康全过程、全周期。
全市89个预防接种门诊免费为0~6岁儿童提供免疫规划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建成47个二级预防接种门诊,提升预防接种可及性和安全性。实施儿童口腔筛查4.1万人次,窝沟封闭3万人次,有效预防儿童口腔疾病和龋齿发生。
完成妇女“两癌”筛查15.48万人次,共发现乳腺癌、宫颈癌共38例、癌前病变977人,实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在全市55个社区设置275个饮用水在线监测点,保障了饮用水卫生安全。
加大健康教育
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和“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开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口腔)行动。
向市民提供健康讲座、健康义诊、健康咨询等600余场次,发放《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手册》10万余册。建成江苏省健康镇(街道)14个、健康村(社区)109个、健康单位62个。
开展医疗服务
改善医疗服务环境设施,市妇幼保健院、市一院钟楼院区完成主体工程,武进人民医院综合病房大楼土建封顶,开工建设市中医医院急诊病房综合楼,市三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门诊楼和病房楼、溧阳市人民医院新院投入使用。
新建、改扩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52个,新创成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5家,省示范卫生院、村卫生室20个。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构建“常医专科联盟”,全面对接省内外名院、名科、名医,共建33个专科,提升疑难重症救治能力。建立胸痛、卒中、创伤救治、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五大疾病协同救治中心。全面推行无偿献血“三免政策”,无偿献血者享受免费用血政策从本人、配偶、父母、子女扩大到兄弟姐妹及配偶父母。
创新分级诊疗
通过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全市建成10个区域型、73个专科共建型、11个紧密型医联体,下沉医疗专家、管理骨干、业务人员等各类人才500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制定了家庭医生签约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和健康管理3类服务包。全市一般人群和重点人群签约率分别达30%、70%以上,为七类特殊人群实施免费签约,覆盖7.8万余人。
落实计划生育
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的扶助力度,为符合条件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发放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的奖励扶助金,为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发放每人每月400、500元的特别扶助金,年满60周岁的提标到600、700元,受益人群达10.35万。
推进中国计生协特殊家庭帮扶模式探索项目,新建“春晖家园”8家、生育关怀帮扶基地10家。开展流动人口“健康伴您同行”主题宣传年活动,新建企业外来工健康促进平台“康健驿站”3家、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市场4家。
推进智慧健康
围绕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加快“三个一”工程,即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每个居民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张服务功能完善的居民健康卡。
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在市二院、七院完成“就诊一卡通,费用结算一账通”试点,为群众提供网上预约、实名就诊、诊间支付、在线咨询等服务。建设信息化支撑的区域影像、检验、消毒供应等集约化诊断中心20余个,实现“同城同质同认”。全面推广“掌上计生”APP应用,网上办理生育证6000余人。
新的一年,市卫计委将继续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健康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