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党中央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专项整治的决策部署,9月份以来,常州市食安办、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等14个部门,开展了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2019年12月4日下午,在市行政中心惠风厅召开了2019年常州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新闻发布会,根据发布会安排,市食安办副主任、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贺东俊向媒体通报了本次专项整治行动的相关情况。
按照省统一部署安排,结合常州实际,全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上下同心、上下同向、上下同行,紧锣密鼓开展排查风险隐患,深入细致进行现场检查督查,着力通过解决食品安全隐患和突出问题,推动全市食品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向好。
9月18日,市食安办、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常州市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常食安办〔2019〕12号),成立了联合行动工作组,以市食安办主任、市市场监管局局长何革和市公安局副局长徐卫东为组长。9月20日,由市食安办牵头,组织召开了常州市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工作部署会议。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等14家市食安委成员单位以及各辖市区有关部门参加了会议。
本次联合行动有四大重点任务:一是严厉打击食品生产经营环节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取缔“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二是实施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严肃查处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和违规销售问题。三是解决学校及幼儿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和食品安全问题。四是整治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重点解决蔬菜、禽蛋、猪肉、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农药、兽药添加禁用成分问题。各地各部门按照联合整治方案,逐项逐条进行分解,排出具体工作要求,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层层传导责任,合力推进落实。
本次联合行动为期2个多月,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全面排查阶段,从2019年9月中旬至10月底。全面梳理在监督检查、抽检监测、案件查办、投诉举报、媒体曝光中发现的问题线索,聚焦重点任务,深挖一批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第二阶段是集中整治阶段,从2019年11月初至11月下旬。针对排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加大整改和查处力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坚决查办农产品及食品生产经营违法案件。第三阶段是督导检查阶段,从2019年11月中旬至11月底。强化责任落实,将督导检查贯穿始终。重点检查相关工作措施落实情况,督促各地加大问题排查、案件查办工作力度,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第四阶段是总结评估阶段,至2019年11月底前结束。各辖市、区总结评估本地区工作,梳理专项整治期间解决的突出问题,建立的制度机制,取得的可检验、可评判、可感知的成果,并将有关情况报联合行动工作组。
本次联合行动取得的成效。全市各地各部门在联合行动期间,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同配合,凝聚工作合力,查处一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曝光一批典型违法违规案例、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达到了“组织一次专项整治,消除一类风险隐患,规范一个领域行为,形成一套长效机制”的整治目的。(一)聚力把紧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口。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存在的农药、兽药残留和使用禁用物质等风险隐患,全市农业农村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动,抓源头,把关口,严防严控问题农产品流向餐桌。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门在种养殖环节共组织对地产农产品抽检3200批次,合格率为99.87%;市场监管部门在生产经营环节组织抽检9512批次,合格率为98.5%,比上年大幅提升。(二)着力守牢校园食品安全底线。孩子的食品安全牵动着无数家庭的神经,是民之所望,施政之所向。市委市政府连续多年把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列入民生实事重点项目,加大对学校食堂设施设备的投入;全市市场监管和教育部门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指导,重点推动学校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市委政法委牵头多部门对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问题开展联合整治,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三)合力整治保健食品营销乱象。食品、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坑害老年人,是很多家庭关心的问题。坚持打防并举、社会共治,是整治这一乱象的治本之策。今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以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广告监管、诚信建设等多种措施并举,推进保健食品和欺诈专项治理。(四)重力出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联合行动期间,全市共计收到食品类投诉举报共计736件,均依法逐一进行处理。全市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6656人次,检查单位3528家次,查处食品案件472件,案值963.67万元,罚没款共计779.07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24件。公安部门共计出动警力182人次参加食品安全联合执法,立案侦办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人,采取强制措施10人,移送起诉17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