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统一部署,结合常州武进实际,武进区坚持把“办实事”与“学党史”实践活动同步开展,多措并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推进“五进吾访”大排查行动、“有事‘吾’来办”民生项目推进行动、“实践‘武’先行”志愿服务行动。目前,全区各级各部门共梳理出重点民生项目172个,惠民实事339件,实现村(社区)结对共建233个全覆盖,形成了“三张清单”,并公布了第一批区级重点民生项目20项共82条,有效聚焦群众最迫切、最受益的民生问题。
一、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办实事
1. 企业创新发展和制造业数字化建设。组织企业对接科教城高校院所,组织企业赴西安开展产学研活动,全年组织产学研活动30场以上。组织高新技术企业“一对一”辅导活动,全年力争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60家。组织市级创新发展政策以及实施细则线上线下宣讲和解读5场以上。举办武进人才周、科技人才风云季会、中以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完成江苏(武进)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并开园,启动二期项目建设。全力支持新能源汽车能源与信息创新中心争创国家级,建设重大创新平台6家以上;新建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40个以上,载体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年内招引“三高一资”型科技项目200个;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到64.2件。推进5G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年内新建5G基站400个、新建室分微站300个、改造升级5G基站800个。 2. 提供企业金融服务。“振兴保”项目签约落地,实施“振兴保”政银担创新产品。在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上线“武进金融超市”,针对十大产业链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提供适合的金融产品,提升企业享受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开展一次“引入金融活水 助力一区一城”政银企专项对接会;年内新增战略合作签约银行不少于3家,累计融资意向金额不少于700亿元。组织开展“阳湖资本”品牌系列活动,新增上市挂牌企业3家以上,新增IPO申报企业6家,新增省证监局辅导企业5家、常州市重点后备企业28家。对接龙城科创基金的60亿元天使投资母基金,加快龙城金谷南区建设,组建“龙城金谷”基金管理公司和团队,筹建规模10亿元以上的“龙城金谷”产业发展基金;全年招引投资机构、基金管理机构、持股平台及相关金融市场主体200家以上,集聚资本规模200亿元以上。
3. 实现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出台《2021年全区“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的实施意见》《武进区重点产业项目库管理办法(试行)》《武进区重点产业项目联合会审制度(试行)》,制定《武进区“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考核办法》,重大项目考核结果纳入全区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加大重大项目招引力度,年内完成“1221”重大项目招引任务并开工建设。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市、区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不少于210亿元、260亿元,新增入库数不少于23个、107个,市重点项目全年竣工数不少于13个。全年组织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推进、走访和观摩等活动不少于8次。
4. 加快推进“双招双引”。大力招引高端人才,全年新增顶尖人才3人、领军型创业人才项目110个、领军型创新人才项目18个;加快人口集聚,新增人力资源总量2.55万人、技能人才5000人。加强外资项目招引,全年实际到账外资7.3亿美元。出台《武进区“双招双引奔跑计划”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出台《武进区驻外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方案(试行)》,4月初上海中心挂牌运营;5月中旬深圳中心挂牌运营。出台优化招商机制实施意见,构建全区统筹、内外资联动的“大招商”格局。修订领军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出台教育、卫生领域人才政策。承办省第三期科技企业家季会暨人才企业融资对接活动,举办“非武不栖 进无止境”第二届武进人才周;组织上海、深圳专场活动,加强与在沪深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科技型企业、高校院所等资源的对接;全年开展各类“双招双引”活动20场以上。宣传落实常州市《关于“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的实施办法》,吸引优秀青年人才来武就业,35周岁以下青年人才引进比例达82%以上。做好领军人才创业项目第15~18批申报评审工作,引进“龙城英才计划”创业项目110个,培育符合省“双创计划”创业类申报条件项目55个,实现博士后设站数量和博士后引进数量“双提升”。
5. 推进中以常州创新园、苏澳合作园区建设。推动4家以上以色列企业通过“共建计划”落户中以常州创新园,全年引进科技型项目20个以上,引进5家以上以色列企业入驻以色列江苏创新中心。中以国际创新村开园;举办以色列品牌展会。加快推进苏澳合作园区建设,启动建设长三角青年创新创业港,力争与澳门特区政府达成《苏澳合作园区项目建设方案》共识,三季度确定合作项目,四季度争取项目开工,园区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二、聚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办实事
6. 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优化园区发展布局,突出产业融合主线,着力构建“一主”“两辅”核心产业体系,形成花木产业特色突出、产业融合互动的产业格局。探索多种产业融合形式,扩大花木种植产业优势,完善主导产业产业链;发挥本地农业品牌优势,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共建共享电商新平台;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丰富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提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专业合作社服务能力,做强创新产业联合体,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加快农业创业创新孵化步伐。健全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形成保底土地收益、增加服务收益、分配盈利收益、互联网+服务等机制,探索产销联动型二三产增值收益分享机制;开展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创新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方式。创新产业融合投融资机制,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强涉农资金整合,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实施精细化整治,集约高效利用农村土地资源。
7. 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实施小微水体整治工程,建成5个“水质达标、管护到位、功能完善”的小微水体示范村(社区),完成50个问题小微水体整治,同时,将500个小微水体纳入长效管护体系,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新改扩建公厕45座。稳慎推进农房更新改善工作,通过农民主动、项目带动、政策推动,全年启动1000户以上农房更新改造,切实改善农民群众居住条件。
8. 生态环境整治。漕桥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建成后出水达DB32太湖一二级保护区水质指标。湟里污水处理厂新建及改造工程,建成后出水达DB32太湖其他地区水质指标。实施天然气锅炉低氮改造,2021年底前全面完成天然气锅炉低氮改造或更新,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高于50毫克/立方米。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持续推进农业清洁化生产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到2021年底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以上。畜禽粪污利用率达90%。化肥农药使用量稳步下降。
三、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办实事
9. 增加教育资源供给。建成投用南河幼儿园、龚家幼儿园、春秋幼儿园3所幼儿园。完成牛塘中心小学、湖塘桥实验小学2所小学,庙桥初中、南夏墅初中、湖塘桥初中、鸣凰中学4所初中改造扩建工程。完成省前中修缮工程、新省武高学生宿舍楼改造工程2所高中建设。增加学位6590个。
10. 改善医疗服务条件。实施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发热门诊及住院部改造工程,改造总面积约19374.5平方米,其中发热门诊改造面积约2280.6平方米,住院部改造面积约17093.9平方米,同步实施道路、地面停车场、雨污分流及水、电、气等综合配套设施。完成武进人民医院综合楼7个病区及1~4层裙房改造。完成武进第三人民医院原址扩建主体施工。建成投用嘉泽卫生院,礼河卫生院新建工程完成主体封顶,开始室内外装饰施工。武进第五人民医院病房楼扩建,建成投用武进第四、第五、第六人民医院发热门诊。
11. 优化养老服务水平。为全区2.1万名以上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提升改造雪堰、湟里和嘉泽3家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完成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300户,约5000名老人提供更加优质多元的养老服务。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探索开展长期照护服务,护理型床位占比提升5个百分点以上。年内新增家庭医生工作室5个,累计达100个,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达75%以上,年底全区家庭病床累计达400张。
12. 老旧小区改造。完成中凉片区、花东社区、东庄社区等老旧小区改造,重点改善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停车、绿化、技防等,改造面积约21.4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2494户,进一步提升武进区城市环境和形象。
13. 促进就业稳定增长。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全区采集、开发就业岗位10万个,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新增参保大学生1.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万人,城乡“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支持大学生创业3000人,开展大学生创业项目征集50个以上,扶持20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开展职业技能补贴培训3万人次,认定企业技能等级单位15家;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300人以上;举办“技行武进”系列职业技能竞赛10场;开发“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网络课程4门以上;为1万名职工提供订单式培训;组织200名职工参加学历提升;发放贷款3000万元。积极推进新业态从业人员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开展“三个一”精准服务500人以上;开展创业培训800人次,政策宣讲8场次以上;健全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工作考核机制,推行富民创业担保贷款网办服务平台,提高办事效率。提高社保覆盖广度,推动持有居住证人口、农业转移人口等重点人群纳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年内完成建设或改造人才公寓3700套。
14. 道路畅行和精品街道建设。实施主干道路提升和农村公路(县道)养护提升工程,改造农桥8座,营造更加安全、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实施区、镇精品街道提升工程,打造区级2条、镇级11条精品街道提升工程。完善农村道路智慧监管体系,实施道路交通网“3·20”三期维保改造和全域“绿波”控制优化工程,提升全区道路通行效率。整治资源,新增投运金鸡路综合停车楼605个停车位,配合危房改造建设人民商场北停车场62个停车泊位,建设武进老年大学西停车场、金鸡路绿地停车场、金麟府停车场、武进康复医院停车场等泊位共1200个,进一步提升有序停车的能力,为市民交通畅行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聚焦提供优质高效澳门万博体育网站
办实事
15. 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健全和完善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服务指导和综合协调。推进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2020年行动计划。完善企业跟踪服务问效机制,推进武进区民营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召开武进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阶段汇报会,积极申报国家级试点。
16.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提升企业登记服务水平,优化“企业开办专区”,畅通优质案例培育通道,继续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开设股权出质登记“直通车”。做实做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在开发区范围内大力推进“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试点,对全区500米及以下短距离电力工程免办涉路许可行政审批手续。不断完善基层澳门万博体育网站
体系建设,动态调整镇村两级“应进”“选进”事项清单,完善基层“一窗通办”,丰富“一件事”套餐办服务场景。创新创优公共资源交易,持续推进“互联网+工程招投标”深度融合,加快全流程电子化建设,优化交易服务举措,探索实施投标保证金差别化缴纳、承诺制代替投标保证金等。
五、聚焦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办实事
17. 出租房整治工作推进。明确出租房安全隐患整治标准,整合出租房和流动人口信息,实际运行“出租房安全管理”APP。制定《2021年全区出租房安全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建立群管办工作人员包片联系制度、督查督导和工作通报制度。集中打造学习样板,推进镇级出租房示范点建设改造工作。完成2万户5至9人出租房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区专班办公室开展不少于2轮的实地检查督查。6月底,5至9人出租房安全隐患的整改完成率不低于30%;11月底,整改完成率达100%。强化群租房长效管理,固化日常巡查、整改制度和滚动检查机制,及时发现、督查、整改存在问题;区专班办公室每月组织开展实地检查督查,全年不少于3轮。建立执法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违法违规行为处置办法,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汇编、会议纪要,指导基层开展工作。组织开展重点整治行动,对在出租房安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扰乱秩序、阻碍执行公务、拒不整改安全隐患的房东开展联合研判、联合执法。加强部门联动共治,积极探索出租房长效管理机制,适时出台文件,鼓励通过政府扶持和社会化运作方式,为出租房整治中配套设施建设提供政策支撑。
18. 推动网格化集成管理工作。培育打造湖塘镇星河社区131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培育并推广西湖街道聚新家园社区警网融合示范点;开发运用农机安全监管小模块等各类网格微程序,进一步拓展网格协管功能。在推进镇(街道)综治中心基础上,建成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完成镇(街道)网格中心更名。完成全区专职网格员配备工作,确保年内城市社区综合网格专职网格员配备率达100%。逐步把相关澳门万博体育网站
类热线整合到12345公共服务热线平台。
19. 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强化各重点行业领域整治攻坚,动态更新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每月通过“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直报系统”报送专项整治情况。贯彻落实《江苏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规定》,上半年,完成规上企业首次报告,年底完成所有其他工业企业首次报告。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6月底前,完成摸底排查;12月底前,建立问题隐患清单,逐条逐项闭环整改。积极推进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落实《省委危化品安全生产专项巡视整改日常督查实施方案》,实行“每月一梳理、每季一报告”,扎实推进问题整改。杜绝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压降一般事故,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降幅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20. 加强公共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建设。公共场所按标准配置AED设备50台,开展相关设备技能培训9000人次。实施平安校园“智能前哨”工程,在全区150家中小学、幼儿园大门一定区域内布建智能化监测系统。推进治安防控云体系建设,年内完成4000路治安监控、1000路全结构化智能监控、50路电子围栏建设,完成视频云平台基础设施、大数据底座、平台应用肌体扩容、升级以及网络舆情巡查系统、电子数据勘察取证系统、网络安全防控体系、空域防控体系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