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0年民生实事项目目标任务要求,市城管局牵头“轨道交通2号线沿线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会同农业农村局牵头“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项目。一年来,市城管局紧紧围绕高质量管理明星城市的奋斗指向,加强组织实施,抓好工作落实。目前,各项工程基本完成。
轨道交通2号线全线共15个站点,长19.98公里。2号线沿线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主要对13个站点周边地区和部分站点间道路沿线(除延陵西路区间段外)从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一是对外立面的改造提升。针对沿线建构筑物外立面和店招店牌质量较差、风貌景观不佳、色彩突兀等情况,对87处建筑外立面出新约9.58万平方米、清洗6.25万平方米,改造提升店招标牌约2.78万平方米,安装空调遮挡0.5万平方米。二是对道路路面的改造提升。针对沿线部分主次干道老旧、破损等情况,进行沥青摊铺约11.94万平方米。三是对绿化景观的改造提升。通过补种、更新、增设景观等方式,共整治绿化面积约2.51万平方米,铺装面积约2.7万平方米。四是对户外广告景观照明的改造提升。共拆除各类户外广告(楼顶广告、墙体广告、电子显示屏等)281余处,约7700平方米,并完成20处110栋楼宇亮化。
本次整治恰逢市、区事权调整下放,各区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资金压力大等困难,统筹协调区住建、城管、街道、区级国有公司等部门,邀请商户代表、街道代表参与整治详规的设计,采取“一店一方案,一街一特色” 的规划方案,整治工作更加贴近民情实际,保证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经开区还结合实际进行了轨道延伸段提升、路面修复及绿化提升、厂房搬迁等,有效地深化了整治工作内容。同时,在整治过程中,市城管局还主动对接“老城厢复兴”指挥部,就延陵路段涉及老城厢提升改造的工程项目进行无缝对接,逐个过堂,梳理工作清单,列出整治完成时间表;与轨道公司专题对接施工工作断面提供时限问题,协调并统一各区和部门之间的相关项目,确保工程时间不受影响,工作质量不降。
下一步,市城管局作为轨道交通二号线沿线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将按照“江苏省城市容貌标准”和“五大明星城”的要求,继续牵头相关区、部门共同参与,对涉及到的管理要素进行界定,落实长效管理责任,巩固整治成果。也希望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城市管理和监督工作中来,积极劝阻和举报身边发生的城市管理问题,共同维护良好市容环境!
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项目中,市城管局主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厕所革命”两项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2020年以来,市城管局牵头组织辖市、区和有关部门,根据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情况,科学谋划、系统治理。针对自然村相对集中、收运便利的乡镇和农贸市场等特点,建设“集中式”易腐垃圾处理设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时,以行政村为单位配置“分散式”易腐垃圾处理设施,减少运输成本,方便就地资源化利用。通过采取“集中式+分散式”的建设模式,既实现了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又无偿为附近农户提供可利用的植物肥料,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以武进区为例,已建成4座农贸市场易腐垃圾设施建设,6座大型“集中式”农村易腐垃圾处理设施,44座小型“分散式”农村易腐垃圾处理设施,易腐垃圾处理能力达到31.2吨/日。2020年以来,共新增垃圾分类覆盖行政村200个,超额完成覆盖180个行政村的目标。目前,已累计完成535个行政村分类设施建设,农村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91.45%。
此外,市城管局还持续推进农村公厕建设,根据江苏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点》等要求,早部署、早落实,通过抓制度、抓进度,邀请环卫行业专家对农村公厕建设改造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定期会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班对新建(含改扩建)农村公厕进行验收考核,确保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截止2020年底,全市完成新建(含改扩建)农村公厕295座,全部达到农村公厕三类标准,其中部分公厕已经达到城市三类、二类,甚至旅游公厕的标准,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同时将2019年、2020年完成建设改造的农村公厕纳入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真正做到“建管并重,长效运行”。
同时,市城管局注重城市公厕的高质量规划建设,对照《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两部最新的国家级标准,对公厕提标改造方案进行多达9轮的专项讨论。结合“智慧城管”建设,我们给公厕安装智慧“大脑”,通过“互联网+公厕”思维,运用公厕大数据匹配不同场景如厕需求,着力解决传统公厕服务过程中有关异味控制、节水节能等方面的问题。为了抢抓时间节点,在提升改造工作过程中,我们引进了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所有建材80%的主体结构已在工厂制作完成,被运到施工现场后,通过类似“搭积木”的方式进行建造,建设只需要45天,较传统时间节约了近一半周期。2020年,共完成城市公厕提标改造70座,超额完成50座的建设任务。
下一步,市城管局将结合现有公共厕所设计和建设标准以及公共厕所的管理现状,制订一套综合性的评价标准,填补国内关于公共厕所等级评价标准的空白,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同时,思考借鉴先进地区街坊公舍的做法,将便民设施与公共厕所结合在一起建设,妥善化解邻避效应,做到超前谋划、先行规划、提前实施,高质量推进“厕所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