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
1、在市委领导下,承担市统一战线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组织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有关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通过调查研究,向市委和上级统战部门反映我市统一战线的全面情况,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督促落实党的统战方针政策在我市的执行情况;协调我市统一战线各方面的关系。
2、负责联系市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及时通报情况,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贯彻落实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对民主党派的方针、政策;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协商民主的作用,为市委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进行政治协商做好组织联系工作;受市委委托,向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通报中央和省、市委的精神;支持、帮助市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选拔培养新一代代表人士。
3、了解、掌握、协调、督促落实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在我市的贯彻执行情况;对民族、宗教工作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联系少数民族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协助市有关部门做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举荐工作。
4、负责党外人士的政治安排;会同市委有关部门做好培养、考察、选拔、推荐、安排党外人士担任政府和司法机关领导职务的工作;做好党外后备干部和新的代表人士队伍的建设工作;协助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有关团体做好干部、人事、档案、老干部等管理工作;规划和组织对党外人士和统战干部的培训工作。
5、调查研究我市无党派代表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的情况,反映意见,协调关系,提出政策建议;联系并培养无党派代表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物;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6、调查研究并反映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情况,协调关系,提出政策建议;团结、帮助、引导、教育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7、负责开展以祖国统一为重点的海外统战工作;联系香港、澳门和海外有关社团及代表人士;做好台胞、台属和侨胞、侨属的统战工作。
8、负责开展统一战线的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
9、负责指导各辖市、区委统战部和各系统(行业)党委统战工作,协调政府各有关部门的统战工作;受市委委托,领导市工商联党组,指导市工商联工作;代管市侨联、市台联;归口指导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市社会主义学院工作。
10、协助有关部门帮助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有关统战团体改善工作条件。
11、完成市委和省委统战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情况
市委统战部共设有8个职能处室,分别为:办公室、综合处、党派工作处、经济处、海外联络处、干部处、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处、机关党委。
市委统战部实有行政编制人员21名,行政附属人员2名,社会化用工1名。
三、2016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全力推进统一战线工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根据中央、省委、市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对照中央《条例》、省委《实施办法》以及市委《责任分工》,着力在学习宣传贯彻、推进“四个纳入”、落实统战政策、建立工作机制等方面推进落实:一是持续深入组织学习宣传。全年举办专题座谈会、培训班50多场(班)次,累计培训2000多人次。二是部署推进有力有序。通过全市统战工作会议,向各辖市区、工商联、侨联、台联、民宗局和部机关下达目标任务书。将贯彻落实《条例》工作纳入全市重点工程—“统一战线聚智聚力工程”,将重要指标延伸分解至各辖市区年度综合考核。协助市委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政党协商实施细则》(常办发〔2016〕31号)。三是认真落实《条例》重要指标规定。我市贯彻落实统一战线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基本达成《条例》规定的重要指标规定,接受省委专项督查获得一致好评和充分肯定,各项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四是建立完善统一战线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全市民营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联席会议制度、全市海外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市无党派人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
2、有序指导协助市党派团体开展换届工作。按照中央、省委精神和市委要求,分别协助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侨联做好换届工作,各民主党派市级组织已顺利完成领导班子新老交替,为常州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得到了市委和上级统战部门的好评。一是始终坚持市委坚强领导。市委先后出台或转发多个换届文件,召开多次常委会专题听取和研究各党派团体换届工作方案和换届人事安排方案。市委常委、统战部长亲自担任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指导换届工作,组织座谈讨论、工作部署、政策方案制定、人事协商等重要环节,先后与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侨联负责人等150多人次进行谈心谈话,出席换届大会9场次。二是严格贯彻各项换届方针政策。先后组织召开各类座谈会、协商会、调研会10余场次,广泛宣传换届文件精神,指导和协助党派团体严格按照程序规定开展换届工作。使换届工作过程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注重做好深入细致的沟通、协商工作,主动加强与上级民主党派、工商联的沟通和联系,重大问题和人事事项都提交部务会集体研究,有步骤、按程序、规范化地实施工作流程。三是严守换届工作纪律。将纪律要求严格贯彻到制定工作方案、人事酝酿、换届选举等各个环节之中,在换届中坚持以严格的纪律匡正风气,坚守党性原则,维护党纪权威,坚决抵制不正之风。全面参与和密切关注换届情况,主动争取组织、宣传、财政、新闻等部门单位的支持,为党派团体顺利圆满换届创造了良好外部条件。四是抢抓机遇大力宣传常州统一战线工作。主动与市委宣传部和有关新闻媒体做好沟通衔接,制定党派团体换届宣传报道工作方案。《常州日报》、《常州新闻联播》、《常州晚报》、《中吴网》等纷纷开辟专栏密集报道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侨联近五年来工作综述,全面反映工作亮点和特色,详细报道换届大会召开情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五是做好人大、政协以及其他统战团体的相关换届工作。市委统战部积极部署做好市政协换届的组织工作,做好市人大换届中相关人大代表推荐和考察工作,指导市基督教协会、香港常州商会等社会团体顺利完成换届。
3、全面启动引导统一战线凝心聚力服务“十三五”。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全面部署实施。6月下旬,召开全市统战系统推进会进行专门部署。制定出台《全市统一战线凝心聚力“十三五”四大服务行动计划》,文件由市委办下发,明确全年要完成的16个重点项目。二是发挥智库作用,支持精准帮扶。支持党外人士开展重点考察调研,做好重大课题调研,了解社情民意,反映各方意见建议。组织无党派人士参加第八届苏浙沪皖知联会论坛。推荐11位民主党派、无党派、工商联的党外人士担任市司法局司法行政特约法治观察员。将《“十三五”常州非公经济“两个健康”的战略和路径研究》确定为市级联合攻关课题,推出《统一战线智库建设研究》、《统战工作宣传网络体系和工作体制机制研究》两个招标课题。三是发挥四大平台作用,推动统战事业深入开展。发挥基层党组织平台作用,深入推进和开展全市基层统战管理创新行动,审定、命名全市“基层统战管理创新行动”优秀品牌,实施2016年基层统战管理创新行动。完成电视人物传记片《李公朴》的制作并在央视首播。完成电视人物传记片《刘国钧》剧本创作并进行拍摄,出版发行“国钧丛书”《经纬》和《国钧纪行》。加大统战名人宣传力度,协助民盟市委等相关单位举办李公朴殉难7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协助开展唐荆川纪念馆、周有光图书馆建设和布馆。设立“天合同心百万光彩基金”。发挥社会组织平台作用,进一步加强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自身建设,将原市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更名为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发挥媒体及网络平台作用,将《中国常州同心网》改造升级并纳入市政府门户网站群,全年编发各类新闻报道600余条。完成六期《常州统战》编辑出版,全年编发常州日报《同舟新篇》12期,在《常州日报》开辟专栏刊登刘国钧研究文章。
4、有序推进统一战线各领域重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统一战线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各领域统战工作的重点和关键,不断提升统战工作水平,推动常州统战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1)以强化共识为根本,筑牢共同思想基础。以主题教育引领共识。协助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导深入学习国家和省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举办民主党派新成员培训班、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培训班以及《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辅导讲座,近500人次参加培训。深入开展以“守法诚信、坚定信心”为重点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组织非公经济人士代表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别联组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召开市工商联十四届七次执委会,市工商联党组、总商会党委向全市党员民营企业家发出了参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倡议。
(2)以加强协商民主为重点,确保多党合作事业的高水平运行。认真贯彻市委《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办法》,协助市委制定和执行《2016年度中共常州市委与市各民主党派政治协商计划》(常办发〔2016〕6号文)。按中央和省委要求规范政治协商工作,协助市委制定《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细则》。全年市级组织各类政党协商超过10次,通报协商有关人事安排,通报全市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情况,座谈学习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民主党派市级组织换届的精神、政策和要求,对我市民主党派换届工作进行具体协商部署,征求对党代会工作报告的意见建议,通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等。
(3)以提升服务水平为方向,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服务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编制年度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报告,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举办“常州民企+资本创新论坛—资本与智能制造”活动,推动我市制造业企业主动对接资本市场。注重调查研究,听取企业和行业在转型发展中的呼声和诉求,提升市总商会综合服务中心能力建设,创优民企发展环境。举办“民企管理升级”系列公益培训活动10场,3000多位企业负责人及中高层管理者参加。转发省委统战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的意见〉》,在市人大、市政协、市工商联换届工作中按照“凡进必评”的要求对市、区两级500余名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进行综合评价。召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暨企业和谐文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对辖市区和各党派团体开展企业和谐文化建设情况进行现场调研,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企业发现亮点、挖掘特色,有重点地选树可看、可学、有代表性的示范样板。
(4)以争取人心为关键,努力做好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持续加强港澳台海外交流,成立澳大利亚常武同乡联谊会和新加坡常州联谊会。顺利完成香港常州商会换届,利用香港常州商会、香港武进同乡会、台北武进同乡会等平台,加强与港澳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代表人士的联系。增强港澳各界人士特别是青少年对祖国、对家乡的归属感和国家观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举办第三届港澳台海外华裔青少年游学夏令营和唐荆川爱国兴学基金发放活动。协助市侨联、市台联举办“硅谷市长中国行”、“两岸一家亲,爱心福利行”等活动。
(5)以加强工作调研为契机,拓展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开展党外知识分子摸底调研,会同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国资委、在常高校等相关方面,进一步加强对高层人才、海归留学人员、国有企业高级职称、中层以上党外知识分子的调研,初步建立和完善党外知识分子队伍836名,党外知识分子队伍的建设更趋健全和完善,工作对象和范围进一步明确,为开创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新局面打下了扎实基础。在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建立首家党外知识分子联系点。及时发现和培养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吸收5名私营企业管理技术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和网络人士加入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
(6)以和谐稳定为目标,扎实推进民族宗教领域统战工作。组织市级宗教团体负责人、市直场所负责人、团体驻会工作人员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学习讨论。推动星级场所认定工作持续走向深入,常州市基督教堂、武进区宝林寺被认定为五星级宗教活动场所。继续推进天宁宝塔文化建设,新对外开放天宁宝塔第五层法界源流殿。指导市天主教爱国会、市基督教两会、市伊协、市清真寺寺管会顺利完成换届,指导市基督教堂开展建堂100周年活动。推进农村少数民族致富奔小康工程,通过政策扶、财政保、结对帮、项目带等形式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致富奔小康。指导各辖区做好中央及省少数民族扶持资金项目申报工作,全年共争取上级资金305万元。目前全市共有50个运作良好的致富项目,帮助带动700多户少数民族群众实现了致富奔小康目标。争取建设资金150万元,武进城西回民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成果显著,并被省民委授予“江苏省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教育馆’”。
5、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加强自身建设
按照市委总体要求与部署,扎实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专题教育方案,召开统战系统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按要求组织举行统战部理论中心组学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学习《永远在路上》警示教育片,邀请市委党校专家为统战系统全体党员作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组织统战系统和部机关全体党员原原本本学习《党章》、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百题考。完成统战系统党总支换届。做好新一轮“百千万”帮扶工程工作,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0万元。重视加强信息工作,抓好信息员队伍建设,畅通信息报送渠道,提升信息报送质量,全年编发信息500余篇。认真做好档案、保密、财务、车辆管理、网站维护等机关日常工作。
第二部分 市委统战部2016年度部门决算表
公开表样附后,共12张。
第三部分 市委统战部2016年度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市委统战部2016年度收入、支出总计913.74万元,与上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增加82.08万元,增长9.87%。主要原因是财政拨款收入增长。其中:
1、收入总计913.74万元。包括:
(1)财政拨款收入913.74万元,为当年从市级财政取得的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与上年相比增加82.08万元,增长9.87%。主要原因是2016年因工资福利以及对个人和家庭补助的政策性增加所致。
2、支出总计913.74万元。包括: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631.45万元,主要用于在职人员工资以及日常工作经费。与上年相比增加43.7万元,增长7.44%。主要原因是因工资福利增加以及车改增加了交通补贴。
(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0.03万元,主要用于离退休人员工资。与上年相比增加11.77万元,增长7%。主要原因是2016年增加了1名退休人员。
(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2.98万元,主要用于在职人员的医保金。与上年相比增加3.84万元,增长20.06%。主要原因是医保金的增长。
(4)住房保障支出79.28万元,主要用于公积金、新职工住房补贴和提租补贴。与上年相比增加22.77万元,增加40.29%。主要原因是公积金和提租补贴的比例调整。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市委统战部本年收入合计913.74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913.74万元,占100 %。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市委统战部本年支出合计913.7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725.51万元,占79.4%;项目支出188.23万元,占20.6%。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市委统战部2016年度财政拨款收、支总决算913.74万元。与上年相比,财政拨款收、支总计各增加82.08万元,增长9.87%。主要原因是工资福以及对个人和家庭补助的政策性增加。
五、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反映的是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的总体情况,既包括使用本年从本级财政取得的拨款发生的支出,也包括使用上年度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发生的支出。市委统战部2016年财政拨款支出913.74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100%。与上年相比,财政拨款支出增加82.08万元,增长9.87%。主要原因是工资福利以及对个人和家庭补助的政策性增加。
市委统战部2016年度财政拨款支出年初预算为754.04万元,支出决算为913.7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1.18%。决算数大于年初预算的主要原因是工资福利、对个人和家庭补助的政策性增加。其中: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1)商贸事务。其他商贸事务支出,年初预算为0万元,支出决算为10万元。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2016年增加了“9?/span>28”经贸洽谈会专项经费
(2)组织事务。一般行政管理事务,年初预算为0万元,支出决算为2万元。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2016年度获得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成果奖,市委宣传部给予的奖励。
(3)统战事务。
①行政运行。年初预算为307.37万元,支出决算为443.2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44.2%,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工资福利以及公车改革后交通补贴的政策性增加。
②一般行政管理事务。年初预算为210.3万元,支出决算数为176.23万元,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由财政调整指标用于支持各民主党派和辖市区委统战工作的经费。
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年初预算为161.19万元,支出决算数为180.03万元,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对离退休工资的调整。
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
医疗保障。行政单位医疗,年初预算为18.79万元,支出决算为22.98万元,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医保金的调整。
4、住房保障支出
(1)住房公积金,年初预算为29.79万元,支出决算为39.21万元,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公积金的基数以及比例的调整。
(2)提租补贴,年初预算为19.47万元,支出决算为30.66万元,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在职和离退休职工的住房补贴基数以及比例的调整。
(3)购房补贴,年初预算为7.13万元,支出决算为9.41万元,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新职工住房补贴的基数以及比例的调整。
六、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市委统战部2016年度财政拨款基本支出725.51万元,其中:
1、人员经费676.57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离休费、退休费、抚恤金、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购房补贴、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2、日常公用经费48.94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差旅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其他交通费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反映的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的总体情况,既包括使用本年从本级财政取得的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发生的支出,也包括使用上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发生的支出。市委统战部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913.74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82.08万元,增长9.87%。主要原因:财政拨款收入增加。市委统战部2016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年初预算为754.04万元,支出决算为913.7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1.18%。决算数大于年初预算的主要原因是工资福利以及对个人和家庭补助的政策性增加所致。
八、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市委统战部2016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725.51万元,其中:
1、人员经费676.57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离休费、退休费、奖励金、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购房补贴、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2、日常公用经费48.94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差旅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其他交通费用。
九、财政拨款“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支出情况说明
市委统战部2016年度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决算支出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7万元,占“三公”经费的70.42%;公务接待费支出2.94万元,占“三公”经费的29.58%。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决算支出7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决算数与预算数保持一致。全年使用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团组2个,累计2人次。开支内容主要为:2人赴澳大利亚、新加坡为期8天的合作交流和开展海外社团建设工作。
2.公务接待费2.94万元。其中:
国内公务接待支出2.94万元,完成预算的44.01%,决算数小于(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实行厉行节约。2016年使用财政拨款开支的国内公务接待17批次,300人次。主要为接待省内外统战工作发生的费用。
市委统战部2016年度财政拨款安排的会议费决算支出16.46万元,完成预算的50.96%,2016年度全年召开会议19个,参加会议300人次。主要为召开同心实践总结会议、民主党派工作例会、无党派知识分子工作会议、党外人士新春茶话会、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辖市区统战部长会议、全市基层统战管理创新行动会议、青年一代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调研座谈会等。
市委统战部2016年度财政拨款安排的培训费决算支出36.86万元,完成预算的74.49%,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实行厉行节约及个别班次调整。2016 年度全年组织培训5个班,460人次。主要为第三届港澳华裔青少年暑期培训班、各民主党派新成员培训班;全市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培训班、同心青年干部学习研究会会员培训班、常州市党外县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民主党派市委换届工作专题培训班等。
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本单位没有政府性基金收入,也没有使用政府性基金安排支出,故本表无数据。
十一、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6年本部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48.94万元,比2015年增加16.94万元,增长52.94%。主要原因是:办公费和差旅费的增长。
(二)政府采购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6年度政府采购支出总额0.95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0.95万元。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收入:指单位本年度从市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
2、一般公共服务:指统战事务、群众团体、其他共产党事务支出,用于保障机构正常运行、开展日常工作的基本支出。
3、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4、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的行政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5、“三公”经费:指市级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6、机关运行经费:指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差旅费、会议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办公用房水电费、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等。在财政部有明确规定前,“机关运行经费”暂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
中共常州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2017年8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