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个加快有力推进
上半年,签约引进产业项目40个、协议投资总额102.52亿元。
(一)工业项目
其中工业项目38个、协议投资总额100.02亿元,“三新一特”产业占比83.3%,单体投资超5亿元或5000万美元项目7个、超10亿元或1亿美元项目3个。
(二)外资项目
签约引进外资项目6个、协议投资总额2.24亿美元,其中德资项目3个、协议投资总额7322万欧元。
(三)工业实际投入
上半年,完成工业实际投入90.3亿元,其中机械设备投占比58.4%。
6个省重大项目中,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正式开工,已开工的3个项目投资均超时序进度,安博智慧物流园、沃克斯高性能储能电池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飞荣达、信维通信、海目星、鹏辉能源等通过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科创板首发上市、发行可转债募集超50亿元资金投资金坛区。
二、经济运行企稳向好
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4.81亿元,可比价增长1.7%;新设市场主体3384户,同比增长6.89%;
实现协议注册外资5.81亿美元,提前半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完成实际到账注册外资1.69亿美元,同比增长1.31%;
工业用电量达1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2%;
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748.7亿元,同比增长9.27%;
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05.3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出口76.6亿元,同比增长15.4%;
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08亿元,5月、6月均实现单月正增长;
建筑业纳税总额达6.64亿元,同比增长27.53%,贡献份额进一步提升;
6月末,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89.77亿元、贷款余额962.31亿元,比年初分别增长13.2%和14.2%
三、重点改革成效明显
(一)切实加强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精心编制空间布局规划,部署部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推动创新试点和从细更从严管理;
(二)制定出台金坛控股、金坛建设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明确发展定位及主要任务、业务布局、运营机制等相关事项,推动政企分开和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做强做优做大;
(三)着力加强政府隐性债务管控,坚决守好五条底线,在管控政府隐性债务中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防范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四)着力深化机构改革,扎实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改革;
(五)着力深化“都市田园•黄金软米大农场”建设规划,为美丽乡村建设及未来农村发展探索新路、提供示范。
四、各项事业协调并进
南沿江城际铁路、直别公路、大社线加快建设,钱资湖大桥顺利合拢,新孟河金坛段完成蓄水。
华罗庚中学滨湖校区、第一人民医院即将投入使用,华罗庚实验小学、华罗庚实验幼儿园、第三人民医院加快建设。
金沙科技金融中心主体封顶,文明城市建设和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扎实推进。
长荡湖综合整治、第一污水处理厂移址新建等工程加快实施,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面落实。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有力推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五、管党治党全面从严
(一)把政治建设作为党的建设首要任务,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跨越发展成效践行“两个维护”。
(二)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区融媒体中心正式挂牌。
(三)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使用力度,选优配强区管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继续面向省外开展公务员商调,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每季度根据各板块重点工作完成情况颁发“红蓝黄旗”,住建、交通、水利、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方面工作得到省政府督查激励和奖励支持。
(五)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村干部专职化管理,基层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
(六)坚持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一起落实,持续正风肃纪反腐,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治理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以及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完成区委第十轮巡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