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三大一实干(历史专题) >> 大讨论 >> 内容 |
“我为常州发展献一计”征文(汪逸仙) |
发布日期:2017-03-27 来源:统计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
保护水源环境,共建绿色常州 常州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地段,属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北依长江,东南濒邻太湖,又有京杭大运河自西北向东南经市区穿越而过,多条河流沟通长江以滆湖、太湖等主要湖泊,构成常州地区纵横交错的地表水网。伴随着城市建设及工、商业,服务业等行业的迅猛发展,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然而常州地区水域密集,河流规模小,流动能力弱等因素使得河流自身净化能力相比其他地区较差。因此近年来,在经济社会不断前进的影响下,常州地区水源环境一度呈现出恶化趋势,恶化后的河流水源不仅对沿岸居民造成很大影响,甚至会影响到自来水质量,极大地降低了居民的幸福感。以生态文明换取经济利益,得不偿失。 水源环境的治理要形成一个长效机制,不仅是相关水文工作单位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市民的责任。关于如何保护水源环境,共建绿色常州,仅以献出个人几点建议。一是实现污水净化排放,建设与污水排放规模相应的污水净化厂,使污水达标排放,使地表水的水质达到二类水的标准或更好。这样比较清洁的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后也会使地下水的水质变好。二是垃圾安全处理,建设垃圾安全填埋场, 使生活垃圾和工业废物能得到安全填埋处置。禁止垃圾与废物乱堆乱放,防止被雨水淋滤后补给地下水。有计划地推进垃圾发电厂的建设,最终实现垃圾全部焚烧。三是发展生态旅游景区,将清理好的河道打造成城中水乡风景,在治理好水源环境的同时,也拉动了经济效益的增长,如南京秦淮河、苏州护城河,保护好水源环境的同时,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使得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并驾齐驱。四是增强环保意识,防止水污染,要以预防为主,有效地控制和消除染源,加强公民参与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对水环境进行有效监督和保护,并建立河道管理部门与沿岸居民沟通联系渠道,让居民及时反馈或举报相关问题。 常州地区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水网密集,水资源存在形式多样。保护水源环境,我们应该预防污染源,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整改,调整水资源合理配置,推进河道景观建设,共建绿色常州。
2017年3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