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委会工作 >> 提案委员会 >> 内容

全国政协提案办理协商会聚焦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10-04-30  来源:市政协  浏览次数: 字号:〖

        如何把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送到田间地头,提高农业效益?这是今年全国两会上一些民主党派和政协委员关注的话题。4月29日上午,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举办了提案办理协商会,主题是“加快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相关提案人代表、委员与提案办理部门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交流。

  据统计,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平均水平为51%,远低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水平,而且我们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至40%,发达国家已达65%至85%。与会委员们认为,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还存在着脱节问题。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民革中央的提案认为,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经费投入和保障严重不足,建议进一步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鼓励和扶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朱奕龙等委员在提案中建议,当前应明确公办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民间科技服务机构、半公半民的科技服务机构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中的职能和任务,加快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的步伐。刘秀梵委员在提案中建议,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大力发展现代集约农业。

  对于产学研结合的问题,科技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科技部开展的“科技特派员”和“农业专家大院”等服务,对农业科技推广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现在还需要更多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下一步我们将与各位委员进一步沟通,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力度。”

  农业部和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对提案的建议也作出了积极回应,农业部负责人表示,农业部已与财政部共同启动了基层农技推广的“示范县”项目,在全国770个县实施。“我们正在转变思路,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方面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对于当前农业科研机构“公”“私”难分的问题,该负责人坦承,公益性和经营性融合会长期存在,难点在于把握两者的“度”。

  会上,委员们还对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进一步提出了各自建议。李成贵委员认为,当前农业科技成果并不少,但良莠不齐,导致转化率低,应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并完善对农业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钱克明委员认为,在进一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时,要从“输血”转向“造血”。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孙淦表示,会上的交流对于开拓大家的思路大有裨益,希望提案承办部门加强与提案人的沟通,听取委员意见,共同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