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强调:
人类社会最大的卫生贡献:一是“疫苗”,二是“清洁的饮用水”。
位于常州科教城的市政协委员企业江苏美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月28日通过军队和中建三局,向火神山、雷神山两所医院捐赠20台浩淼智能饮水装备,保障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一线项目建设者、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饮水安全。
美淼是中国水安全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者。采访市政协委员、企业创始人沈敏,缘起他的产品:Muise Robot智能水站,国内唯一提供智能分布式供水解决方案,一鸣惊人。
奇于他的经历:大三卖CS玩偶,惊动整个玩具行业;做股票时有60万粉丝,建了280多个粉丝群;创办美淼公司十年磨一剑,解决国家难题。
叹于他的愿景:“淼漫吾水,于斯为美”“此生无憾,水会成为我一辈子的事业。”
这个戏称“湖塘马斯克”的男人,怎么一不留神把自己创办的江苏美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目标定为“水中华为”?
沈敏的创业经历,究竟有多少传奇?
美淼
1、破题
“当我们的第一套设备在新疆通水,当地村民终于喝上干净的水之后,他们开心地手舞足蹈,纷纷送来桃子、杏仁、葡萄干。当时,我有种想哭的感觉。”
初见沈敏,是去年常州市技术经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组织的一次高质量发展企业巡礼——走进江苏美淼科技环保有限公司,位于常州科教城。作为企业创始人,他给我们详细介绍公司的主打产品——Musie Robot一体化智能水站。
“不同于目前常见的小型工程,我们的Musie Robot实现了一体化、模块化、智能化,可以一揽子解决安全饮水问题。”
沈敏瘦高个,皮肤黝黑,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不疾不徐,“用产品思维解决分布式供水痛点,美淼解决的是一个国家难题。”
在广大的点源式、分散式农村,边防哨所等地处偏远、人口分散的区域,不具备城市水厂、市政管网供水的条件,需要通过小型集中供水或分散供水方式解决安全饮水问题。
而供水分散、水源多样、水质复杂、工程后续维护难等,是这些区域供水的痛点所在。
创办于2008年的美淼环保,全国唯一长期聚焦分布式供水关键问题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十年磨一剑,一飞冲天。
其主打产品以石墨烯基膜电容电吸附技术为核心的一体化智能水站Musie Robot,很好地解决了这些痛点。而且,成本仅是小型工程的五分之一。
2、惊艳
全球水资源中,25%是常规水源,非常规水源占了75%。从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看,分散式供排水是一种永久性的设施建设,具有与城市供排水系统同样重要的地位。
水处理主要有热法、膜法、电法三大方式,绿色节能低碳的电法领域,代表了最高水平。在这方面领先的除了德日美老牌工业强国,新加坡、以色列等岛国靠海缺乏淡水,也蕴生出了比较强的水处理能力。
美淼Musie Robot——以石墨烯基膜电容电吸附技术、中空平板陶瓷膜分离技术等为核心的一体化智能水站的横空出世,标志着中国也跻身水处理强国行列。
业内人士把美淼环保比作“水中华为”,是因为Musie Robot的核心组件、包括核心材料均是自主研发生产。而此前,国内环保设备行业的核心组件主要依赖于国外厂商。
沈敏打了个比方:石墨烯基膜电容电吸附相当于电脑里的CPU,中空平板陶瓷膜分离模具是内存条,可以把传感器和信息化处理理解成电脑主板。
“美淼的创新不仅仅体现在技术、材料、工艺结构设计上。”让沈敏颇为自豪的是,美淼环保不仅是中国水处理行业技术驱动新模式开创者,更是应对多元复杂水质场景的全案提供者、AI智能水处理方案集成专家。
“我们的产品实现了工程设备化、设备模块化、模块自主化、信息物联化。”
Musie Robot通过将中空平板陶瓷膜与超滤(UF)、反渗透(RO)、 电吸附(CDI)技术进行模块组合,解决浊度以及离子物超标等水质问题。
同时,它搭载智能控制和水质在线监测模块,根据导入的参数及外部环境(如所在地的核心水质参数、温湿度环境参数等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大数据体系,最终通过设备运行维护所形成的反馈机制,对算法模型进行修正。
“真正做到根据源头水质和现场环境进行模块定制,处理出水达到国标饮用水标准。”
如今,美淼产品已获得的市场准入包括:联合国采购目录,军队物资供应商库,武器装备二级资质、保密三级资质,国军标体系,水利部重点推荐采购目录,水利部推广重大技术成果,民政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物资生产商参考名录等。
2016年,针对岛礁供水,美淼专门设计了雨水收集净化处理的工艺,通过饮用水全过程在线监控管理系统全面实现三位一体安全饮水保障体系,得到了高度认可;
2018年,美淼完成西藏军区100个营房的改水项目;
同年,美淼Musie Robot终端净水装备—浩淼进驻钓鱼台国宾馆……
在2020年初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美淼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其中,向火神山、雷神山两所医院捐赠智能饮水装备,保障两所医院项目建设者、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饮水安全。
美淼创立的分布式水处理中国方案,正越来越被广泛应用。
3、胆识
年届四十即破解全国多年难题 ,造福无数百姓,计算机专业硕士沈敏如何与水结缘?
“如果不认识王院士,我不会做水。”沈敏口中的王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中国水资源及水环境领域首席科学家,国家五部委水问题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水问题专家。
十年前,沈敏还是日本富士通株式会社环境信息化研究所研究员,6年产品经理,高级工程师,中组部引进海外领军型双创人才。
在一次交流中,王院士说起了一个痛点:国家对于集中直排式供水没有问题,像大型自来水厂供水。但对于在市政管网延伸不到的农村和山区、牧区、岛礁、部队营房等偏远散地区,只能靠分布式供水,几千亿元砸下去了,依然解决不了这个难题。
沈敏在日本做半导体和信息化,电法、电吸附是半导体技术,它既可以用在新能源储能,也可以用于电吸附脱盐。
“小沈,你手里有核心技术,又有很强的做产品的理念,你有没有兴趣来给国家解决这个痛点?”
当年沈敏29岁,年轻气盛,面对王院士的突然发问,用他自己的话说“一听是国家难题,感觉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算事’。”
“当时觉得超酷,还有一点无知者无畏。29岁就能挑战国家难题,那不得干嘛!”沈敏一头扎了进去。
王院士跟他提出了20字要求:工程设备化:用设备产品来替代小型工程;
设备模块化:通过不同标准化模块的组合,来适应不同的水质;
模块自主化:分布式供水保障关系国计民生、国防安全,不能依赖外国进口,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信息物联化:未来有成千上万这种分布式水站,要靠信息化手段管理起来。
2008年创业初始,沈敏从日本带回来68万元,爸爸凑了50万,又问叔叔借了50万。为了维持常州科教城的美淼研发中心运转, 他高维低打办了个家用净水器厂,自给自足。
一个难题、20字要求,沈敏为此耗上了黄金十年, 没有一天懈怠。
4、震撼
沈敏29岁创办美淼时,还没有提升到情怀的高度,真正感到肩负的责任,是2013年去了新疆。
也是王院士提醒:别老在常州,在江苏、北上广这些富饶之地,你得去产品要到达的地方。于是,沈敏拎着个包,带了名司机就出发了,在新疆呆了一年半。
因为美淼产品的创新改变了过去动辄就要花几千万、上亿元做工程的历史,动了相关人员的“奶酪”,他差点把命丢在了戈壁滩上。这事瞒着家人,其妻两年后才得知。
令沈敏印象最深刻的是新疆阿克苏柯坪县的一个村子,全村一千多人牙齿都是黄黄的,背都是弯弯的直不起来,村民平均寿命才40多岁。他们喝的都是高氟水、苦咸水,砷超标的会砷中毒,还会导致尿中毒。
“真的很震撼,走出去才知道,原来中国、包括全球还有那么多缺饮用水的地方,还有很多人在喝那样的水,我们生在江南富饶之乡,是很幸运的。”
沈敏后来也在河南兰考等地方看到,有些水刚打上来是红色的,像血一样,是三氧化铁超标,放在脸盆里跟空气还原反应变成二氧化铁,平稳之后颜色褪掉,水是咸的,当地的妇女在里面加点方糖就喝了,这其实也是氟离子超标。
“只有真正到了应用现场,你才知道,原来新疆夏天地面温度有60度、冬天是零下45度,原来很多地方没有人维护,才知道产品究竟该怎么弄?”
沈敏说,去新疆那段日子很有意义,引发出对产品的重新理解,像离子氟超标就用电吸附,后来延伸出电吸附去离子陶瓷膜模块等,最后有了系统解决方案。
沈敏
沈敏,高中毕业于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省常中),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士,南京大学计算机硕士。
他有许多亮眼的荣誉和头衔:现任中国民主建国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能源与资源环境委员会专业委员,江苏省青年科学家执委,常州市政协委员。
曾入选2018年中组部万人计划、国家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榜单、并荣获江苏省第十五批“六大人才高峰”荣誉称号、江苏省十大创业青年、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常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常州市青商会副会长,负责多项国家、省级科技项目。可你知道吗?
沈敏超强的专业能力,并非来自传统意义上的学霸之路。而当初王浩院士看上他的产品意识,也早在大学初露锋芒。
开发CS玩偶大三学生半年狂赚百万
大三那年,沈敏半年时间就狂赚一百万元,惊动了全国整个玩具行业。凭什么?
CS玩偶。
沈敏是电子竞技的高手,曾经CS游戏玩到南京前3名。“既然有那么多人喜欢打CS游戏,是否可以找人设计卡通造型,做玩偶来卖?”有一天,他脑洞大开。
说干就干,想着不能跟游戏中的人物形象完全一样,要卡娃伊一点,他找来南艺的同学设计修改。自己没有生产能力,就筹了一万多元,在网上找到中山市的一家玩具厂代加工。
果不出所料,CS玩偶在网上一经推出,就广受欢迎,随便搞一次网上团购活动,就能卖出100多套。
很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贝塔斯曼也青睐这一产品,打算在它的网上平台售卖,提出约见沈敏。
于是,沈敏临时自任首席执行官CEO,请室友当首席财务官CFO,南艺同学任首席设计师CD,3名在校大学生换上西服,赶到上海贝塔斯曼,像模像样地谈合作。结果,CS玩偶连续12周在贝塔斯曼网上销售中排名第一。
后来,因为沈敏没有自己的玩具厂,不符合贝塔斯曼长期供应商的资质要求,合作没有继续。
即便如此,卖疯了的CS玩偶已经惊动了整个玩具行业。6个月后,市场上开始出现仿制品;8个月后,网上抄袭仿制售卖的玩具公司已达50多家。
当时的沈敏没有品牌意识,既没有注册商标,也没有申请专利,一套成本27元的CS玩偶最高时卖到168元,最低时也有90多元,大半年时间就赚了100万元。
当其他玩具厂商纷纷推出仿制品时,他选择退出市场,“当时就觉得好玩嘛,这钱也来得轻松。”
本世纪初,一名在校大学生怀揣百万,那是相当“土豪”了。沈敏买了当时最贵的电脑,租住房从马群直接搬到了新街口的单身豪华公寓,又是旅游,又是谈恋爱,不亦乐乎。
他完全没有想到,一年后会陷入找工作无门、借钱度日的窘境。
从社区网管落聘到富士通南京区技术排名第一
打篮球、踢足球、跳国标舞、打游戏、卖玩具……大学时代的沈敏个性十足,多才多艺,早早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还自学了日语,却将自己的计算机和自动化控制专业荒废了。
大四那年,他在一家做大型无人机的军工单位实习,按照协议原本应该毕业后留在实习单位,可后来该单位负责人以沈敏与企业文化不符,婉拒了他。
那是人生中一段灰暗的时光:大学毕业即失业,更糟糕的是,错过了所有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会。一般大单位都是招应届毕业生,沈敏已是社会人士,又没有工作经验,再加上技艺不精,找工作连连受挫。
他的要求也越来越低,从月薪5000元,到3000元,最后1000元也去试,却连应聘小区网管这类工作,也因为装不好系统,被拒绝了。
当时,沈敏寄宿在同学租住的阁楼上,因自尊心瞒着家人,将一日三餐节省成两顿方便面。
吃一堑,长一智。在一次次碰壁后,他开始反省:针对自己综合素质强、情商高、可塑性大的特点,把目光瞄准了更愿意培养新人的跨国大公司。
投简历也从盲目撒网改为有的放矢,认真研究应聘企业的背景、技术需求、企业文化等,结合自己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写简历。2002年8月26日,沈敏通过了日本富士通公司的面试,结束了50天的“无业游民”生活。
知耻而后勇。进入富士通后,沈敏特别努力,大量阅读专业书籍,没日没夜在电脑上做案例,每天都要到凌晨3点才睡。
5个月后,他在富士通南京区技术排名第一,被选调到日本总部工作。这一去,就是六年。
玩股高手“暗血猎手”60万粉丝,280多个粉丝群
在日本富士通,沈敏一直做到了项目部主任。6年后,喜欢探索和创业的他不再满足于现状,准备寻找新的起点。
2007年,沈敏回国与朋友们合伙,相继开过广告公司、电脑公司、饭店和茶馆。基本上开一个,成一个。
2007年下半年,他冲进了股市。没想到,这个原本对股票一窍不通的热血青年,居然又在股评市场掀起了涛天巨浪。
沈敏先花一个月时间学习股票的基础知识,然后开始每天做“功课”,具体包括:白天看盘,晚上看新闻,深夜看国内4大期货市场的牌价,凌晨看美股和欧股,凌晨2点看全球期货市场走向。他不研究K线,重视对政治经济、国际金融市场、产业变化的分析,详细了解与经济相关的所有信息,上市企业的经营状况,包括公司老总的活动。
2007年10月底,沈敏以“暗血猎手”为名,亮相天涯社区网站、东方财富网。他的股评因为“神算”引来众人关注。只要“暗血猎手”一出现,就会有人跟帖,短短时间就吸引了60万粉丝,建了280多个粉丝群。
“那个时候还没有微博,更别说微信,要不我可能早就成网红了。”沈敏说笑着,“我把炒股票当成游戏,借这个工具学会看财务统计、财务报表。”
2008年初,他就退出了股市。
智能分布式供水全国NO.1
志向把海水淡化做到全球推广水平
“在股市,你永远是一个旁观者,创业才能让自己真正做一件既有意义,也能实现价值的企业平台。”退出股市后的沈敏,有了办实体经济的愿望。
水家电是21世纪最有前景的十大行业之一。在日本,净水设备、软水设备、水家电设备、终端净水设备等几乎随处可见,而国内仍以传统的桶装水为主。沈敏敏锐地嗅到了商机,加上在日本工作炼就的产品开发能力,把目光锁定在饮水安全领域。
而当王浩院士向他抛来“烫手山芋”时,他看到的,分明是“橄榄枝”,进一步拓宽了产品和市场边界。
美淼从初创期的3名研发人员,到如今拥有一支包括院士、博士和高级工程师等各类研发人员在内的百人研发团队,沈敏一直身先士卒,始终冲在第一线,孜孜不倦地致力于电吸附、电化学的深度研究。
沈敏求知欲强,甚至有点偏执,不允许自己有什么不知道的事情,一定要搞清楚为止。比如,他遇到一个没有听说过的新名词,会搜百度百科,如果百度百科解释语里又有10个不清楚的名词,再一一搜索。为了一个名词,他会搜一个晚上,一直到凌晨四点钟。
他家里的电脑浏览器经常会同时打开100多个页面。为了节省时间快速阅读,他甚至会算每个页面的加载速度,如果某个页面大,要加载一点几秒,他会先阅读另一个页面内容,再继续回到这个页面。
“我天天在看法拉第定理,微积分,就嫌以前的数学学得不够好,科学研究需要基础数学、基础物理。”沈敏目前还在研究分析“鸿雁”5号卫星的光谱,希望通过鸿雁号卫星数据来诊断全球的水质、水温变化,捕捉全球的流域水体变化,希望在海水淡化的过程中创造新能源。
地球上有70%的海水,全球的水资源紧缺,海水淡化之所以还不能广泛应用,主要是成本太高。现在中国的海水淡化成本历史记录是每吨5元多,发达国家是3.6元,都比市政水费用贵。
“如果哪一天,我可以把海水淡化做到每吨只要2元钱、1元钱,那对人类也有帮助。”沈敏“野心”勃勃,“如果能把成本降到比市政水还低,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这件事持续地做起来呢?”